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最近,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不保本理財產品“香”得不得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資產規模分別達到22.91萬億元、17.82萬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反觀信托、保本類等傳統吸金大戶理財產品的規模明顯縮水,尤其是房地產信托規模創歷史新低。
今年以來股、債基礎市場走勢不算太“牛氣”,為何證券投資基金這樣的不保本理財反而如此“吃香”呢?拋開基礎市場等外部因素不論,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近期規模大增,保本理財大幅縮水,這“一升一降”的背後至少說明三個變化。
對於投資者而言,資管新規落地逾3年來,打破剛性兌付的投資理念已深入人心。普通百姓對風險和收益的認識日趨理性,“天下沒有保本且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更多人願意放棄那些所謂的高收益、保本理財產品,選擇“有賺有虧”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不保本理財產品。
對於財富管理市場而言,“房住不炒”的定位越來越明晰。投資者眼中房地產的投資屬性明顯下降,加上打擊虛擬貨幣、整頓P2P網貸平台、嚴懲金融違法違規行為,使得更多人認識到投資股票、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才是理財的正道。那些規避監管、收益虛高的非標準化理財遲早出問題。
對於實體經濟而言,過去幾年一系列降杠杆、去通道、打破剛性兌付的舉措落地,非金融企業融資成本明顯降低。影子銀行規模持續壓降,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加速規範。更多有融資需求的企業認識到,與其像過去一樣從看不清底層資產的投資公司、信托產品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裡“偷偷摸摸”拿錢,不如從正規持牌金融機構及淨值化理財產品中光明正大獲得融資。這樣的資金才是健康、可持續的金融“活水”。
除了這三個變化,站在居民收入增長、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高度審視,“不保本理財變香了”則更顯意義非凡。
財富管理市場一頭連接居民儲蓄資金,與廣大普通投資者息息相關;另一頭通過股票、債券等金融媒介對接實體經濟。這個市場搞好了,能加速儲蓄投資化,拓展居民收入增長渠道,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讓實體企業和普通投資者“兩頭香”;但如果搞得不好,不僅可能賠光百姓的血汗錢,還將加劇實體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甚至引發一系列金融風險事件。
目前,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總規模已超過120萬億元,正加速形成以“公、私募兩類產品形式,前、中、後台三大資金管理業務節點,多種投資策略”為特征的新型理財產品格局。在此格局下,要讓理財繼續“兩頭香”,做到產品管理淨值化、資產配置標準化、企業運作市場化只是底線要求。
監管部門還要繼續在資管新規指引下,加速除舊立新,推動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統一監管,督促各類理財產品、資管產品的業務模式回歸本源。對銀行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財富管理機構而言,除了苦練資產管理內功和擔起“受人之托,代客理財”責任之外,早瘦身、早轉型、早占據高地才是長久之計。畢竟,再吃過去的“套利飯”“保本飯”“通道飯”肯定是不香了,而且是賠本買賣,老百姓和實體經濟更不會買賬。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周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