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與華盛頓相互間之軍事交流活動,基本上係從屬於雙方間之軍售關係。 |
中評社╱題:台北與華盛頓軍事交流結構與效應 作者:張競(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摘要】對於台北政壇來說,透過宣示與美軍保持密切往來交流關係,其實是刻意在拉抬政治效應,經常會吹噓到讓人不可思議地步。其實許多美國研究兩岸關係學者早就多次指出,台灣對於本身與美國之軍售關係,已經到達過度政治化解讀地步。但平心而論,軍售問題本來就有其政治意涵,不論是就美國對外實施軍售原始政策目的,抑或是此項議題糾結在北京與華盛頓兩方互動關係,要讓軍售本身單純留在技術與軍事專業層次,其實亦是不切實際奢望。
壹、前言
台北與華盛頓相互間之軍事交流活動,基本上係從屬於雙方間之軍售關係;在1979年雙方關係產生重大變化,美國基於冷戰時期“聯中制蘇”之戰略考量,轉向北京透過雙方關係正常化過程,最終在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前,華盛頓承諾北京,對台北採取“斷交”、“廢約”與“撤軍”三項作為。但在斷交震盪初期,台北與華盛頓會商如何處理後續關係時,台北經過斡旋與透過美國國會遊說施壓,最後還是保住雙方繼續維繫軍售關係,並且最後將此項對台軍售關係,順利納入美國“台灣關係法”內文,為此項軍售聯結找到美國國內法律保障,並且運用軍售管道與過程以及相關配套教育訓練課程,逐步發展出在未具備外交關係前提下,仍然能夠維護鞏固軍事交流之特殊運作模式。
貳、軍事交流結構因素
誠如前述,若欲理解台北與華盛頓間之軍事交流活動全貌,必須先理解雙方軍售關係,並且以全方位視角來解讀奠基於軍售過程,所能夠發展出來各項軍事交流關係。特別是當台北與華盛頓雙方並無外交關係,所以從美國立場所認定,涉及軍事交流之安全合作架構,在台北與華盛頓雙方實際運作下,就結構與實務來說,確實存在相當不同之特殊性,亦與軍售過程具有密切關係;所以要討論台北與華盛頓軍事交流,絕對無法避談雙方軍售關係。
一、軍售真正意涵
依據美國本身法律明文規範,其對外軍售最主要使命在於爭取並且鞏固美國國家安全利益,而非滿足求售國之軍事需求。但是透過對外軍售所獲取經濟收入,用以維護美國軍備產業領先優勢與實質收益,亦是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但在此必須嚴肅指出,誠然美國軍工產業集團在其國內政治,特別是在國家安全政策面向上,確實具有不容忽視之影響力,但是軍備產業所重視銷售成績,卻不是美國決定軍備輸出政策面向上最具決定性因素。
所以許多評斷華盛頓對台北透過軍售提供軍備之分析論述,其實都過分高估軍火商或是軍備工業對於軍售政策所具備之影響力;儘管軍備產業確實是會在華盛頓政治圈內,對行政部門與國會進行遊說,希望促成對特定國家之軍售交易,但是軍備產品基本上是賣方市場,就算有些國家在進行軍備採購時,能夠對外開放國際社會廠商投標,並且獲得許多不同國家軍備產業前來競標,但此亦不足以改變賣方因為具備技術專利所構成之優勢。
特別是台北在國際社會進行軍備採購時,受到北京嚴重封殺,因此讓穩定可靠軍備品項來源相當有限,因此更讓華盛頓在對台北軍售上獲得更大談判優勢,此種結構性因素更是理解掌握雙方軍售關係時,必須牢記在心之重點因素。
透過軍售過程,從議約、駐廠、監造、測試、驗證、訓練、接收以及運送與成軍,再加上在整個過程中所不斷進行之會議、協商、付款與公證及履約作業,雙方會產生極度密集之軍事交流關係。此外在台北與華盛頓雙方軍售案例上,亦曾經存在過雙方合作研發軍備品項過程,此種互動關係亦是在軍售體系下建立規範,所以對於軍售來說,不能以狹窄視野將其僅僅定位成單純軍備品項買賣過程,而必須考量透過此等過程,所能夠發展建構之各項軍事交流活動。
假若是美國以“過剩國防品項”(EDA:Excess Defense Articles)名義,對外所釋出之美軍除役軍事儎台,不論是戰機、戰艦抑或是裝甲戰鬥車輛,台北若是採購此種軍備品項時,更會有可能派遣現役軍事人員遠赴美國進行啟封、整備與接收作業;透過此種接收裝備儎台過程,雙方更會建立非常密切之交流互動關係。
二、軍控輸出管制
在此必須指出,獲得軍備輸出品項,其實並不意味著能夠同時獲得所有與該項軍備相關之技術能量,特別是涉及測試驗證與深度維修保養之科技,往往還是會列為出口管制品項,甚至有些硬體組件與決定操控性能之資訊軟體程式,不是在外部加上保密性封裝,假若受到外力拆封分解時,就會完全破壞失效,或是在武器裝備系統計算機程式檔案上加密,讓使用者亦無法破解出原始程式碼。
同時更須提醒,由於台灣本身在軍備研發產製作業上,亦有相當程度之技術能量,所以美國對台軍售過程中,華盛頓對於台北亦是處處設防,因此許多高科技軍備品項,就算台北能夠獲得掌握在手中,但往往袛是知其然,但卻不知其所以然。從掌握理解軍備武器之性能規範,到能夠自力更生加以仿製生產,其中差距相當之大,所以在前述因為軍售過程所促成之軍事交流活動,華盛頓對於台北還是保持嚴密技術管制,絕對不會和稀泥,隨便就會分享重要技術資訊。
特別是因為台灣本身在國際社會受到嚴重孤立,所以無法參與諸多國際軍備輸出管制體制,這對於台北與華盛頓雙方間之軍售關係,以及由此所產生之軍事交流來說,更是成為嚴重障礙。許多政治評論家與軍事觀察家都認為美國對台提供軍售,具有將台北當成馬前卒,透過挑起兩岸衝突,讓台灣扮演消耗北京軍事實力之砲灰,所以對台北會全力提供軍備品項。但這種看法顯然就是不理解,華盛頓運用軍備品項來約制台北政策發展趨向時,在許多技術層面上,還是要處處留一手,更不會跨越國際軍備管制體制性各項紅線。
儘管台北希望拉住華盛頓這個關係,作為面對北京周旋時可用之籌碼,但不論藍綠陣營政治人物,對於華盛頓還是會有些戒心,袛是程度高低相差可能甚大。而在技術專業與軍職人員來說,因為處在軍事交流與安全合作第一線,因此更能感受到雙方合作交流還是會有些禁忌,許多紅線亦不可能跨越,更多瓶頸亦無望突破,這是台北與華盛頓軍事交流現實條件下,所存在受到法理約束之強硬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