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安部啟用“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和“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這是中國“打拐”工作上的一大進步。DNA數據庫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升尋親效率,但前提是DNA數據庫要足夠龐大、錄入足夠多和準確的數據。公安部聯手阿里在2016年上線“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台”。
以手機百度信息流為例,今後多達6億用戶可通過它看到附近失蹤兒童的信息,如果是緊急突發用戶還會收到推送消息。這些信息包括失蹤兒童的照片、體貌特徵、失蹤地點、失蹤時間以及負責民警的聯繫方式等重要信息,使用者可以關注這則失蹤消息,有相關線索就可以提供給民警。這些失蹤信息是即時更新的,用戶可瞭解所關注失蹤案的最新進展。簡單地說,公安部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形成了一個眾包式的打拐平台。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團圓”三期正式上線,共有21家應用宣佈接入,並實現累計推送信息1100億條,有近5億人成功接收到推動信息,發佈失蹤兒童信息1317條,找回1274人,找回率96.74%。
從根本上來說,“團圓”平台只是起到了一個消息快速擴散、覆蓋更廣範圍的作用,而打拐、尋親工作的核心支撐,仍是公安部的DNA數據庫。但互聯網技術的加入,很好地彌補了信息傳播不及時、速度不夠快的缺點,從而將DNA數據庫的作用發揮至最大。
當然,除了互聯網應用在打拐中大發神威外,還有更多的科技技術加入到打拐行動中。比如“寶貝回家”公益網站就積極地引入了人臉識別系統,快速地對失蹤兒童進行識別、比對,不失為打拐技術手段的一大補充。
由此,中國數位化轉型的浪潮已全面開啟,並將成為“十四五”發展的重要領域。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軟體業務及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20%,保持高速發展動能,數位產業化蓬勃發展呈現出強勁加速勢頭。
中國最近加強對互聯網公司的監管,其目的是開創有序、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經濟時代,更好保護消費者,並為弱小的競爭對手提供發展空間。加強市場監管並非打擊互聯網企業,相反它將有利於完善市場規則,營造保護競爭的有益環境,推動互聯網產業有序發展,符合人民利益和國家安全要求。只有以合作的方式建立健全遊戲規則,讓每個人都受益,才能為全社會創造共贏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