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青聯委員、菁英會主席凌俊傑(中評報道組) |
前海擴容可以為香港提供重要腹地
中評社記者:中央日前公佈的《前海方案》顯示前海合作區將擴大8倍,作為香港青年,您如何看待《前海方案》?您認為《前海方案》為香港青年帶來什麼樣的新機遇?對於香港青年如何把握住機遇有何建議?
陳曉鋒表示,前海方案框架性的內容比較多,但是規則的銜接還沒有細案,很期待細案出台,可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前海方案擴容8倍,把深圳西邊的海岸線寶安、南山都連接起來了,這個地方也是沿海,有可能分擔一些香港的航運港地位,以後可能就是“雙龍出海”——前海可以出去,香港也可以出去。同時,如果香港人去前海創業,就能享受兩個地方的政策優惠,獲得一些重叠的優惠,徵稅只征最低那個地方的稅,不超過10%,但可以享受兩個地方的人口紅利、政策紅利、資源紅利、這是非常好的結合。
吳學明表示,《前海方案》的國際關注度十分高,能夠吸引更多外資加入。香港和前海聯手能加強與國際合作。《前海方案》擴大前海金融領域的開發,不僅有助於推動內地和香港的金融互聯互通,也有助於進一步發展香港的金融業,鞏固和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外,《方案》又促進香港高端服務業發展,擴展兩地產業發展空間。2004年至2021年的深港合作會議內容所建議香港、深圳合作的領域、產業分別是金融、教育、旅遊、醫療、專業服務等,這些都是《方案》中重點發展的產業。《方案》是聚焦“港澳所需”、“灣區所向”與“前海所能”,完全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
吳學明認為,《方案》亦為香港青年帶來更多的新機遇。前海已率先在全國推動實現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金融基礎設施等“六個跨境”,將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此外,夢工場已經成為深港國際青年創業者的搖籃,為香港青年前往大灣區發展,提供了非常重大的平台。而孵化的創業團隊有468家,港澳台及國際團隊236家,佔比超過50%,顯示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選擇逐夢前海。加上國家“十四五”規劃再三強調科技,“雙迴圈”的核心也在於獨立自主的科技創新。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和科研資源密集,是華南地區的創新中心,港青能選擇到粵澳就業,到處都是機遇。港青應大膽嘗試,好好發揮敢為人先的精神。
凌俊傑表示,前海擴容發展之後,“大前海”相當於港島、九龍面積總和,亦有港口、機場等設施,可以為香港提供重要腹地,展示了中央對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也同時帶動香港西北新發展的機遇,合作區內會有更多事業發展空間,為港青提供更多高端職位和更大發展空間是香港青年學有所展的新舞台。凌俊傑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80年代的年青人抓住機遇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深圳,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創業發展例子。今日的前海就是昨日的深圳,眼前的中央給予機遇需要香港青年人自己把握。對此,他有三點建議:一是要時刻跟蹤吸收前海的發展政策落地情況,二是要時刻保持創新思維突破自我思維上的條條框框,三是要時刻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自身發展的事業與中央的戰略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只有在中央的帶領下,香港青年必然可以乘著東風,昂然邁向新天地。
連洲杰表示,前海的面積大,可以彌補香港發展的局限性。另外,前海已經在高科技、金融、服務、創新這方面的產業適當為香港做傾斜,希望更多的香港人能夠把握機遇,香港青年可以到前海去發展。他認為,不論是“十四五”規劃、大灣區發展還是前海方案,香港政府應該準確地理解中央跟香港相關的所有政策,系統有序地向市民去推廣、解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做一些青年工作也好,做商會也好,其實有些東西都是靠自己去理解,可能一個規劃下來要經過一兩個月慢慢去吸收,所以希望香港政府這一塊要做的更好一些,包括有宣講團來到香港之後,後續怎麼在各個行業推廣這些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