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理性看待部分指標增速放緩
http://www.CRNTT.com   2021-09-18 08:20:02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8月份,部分主要指標同比增速比7月份明顯回落,生產端和需求端均有所放緩。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熊麗評論文章表示,對此,應全面客觀理性看待。去年中國經濟增速“前低後高”,受基數效應的影響,今年主要指標的增速呈現出“前高後低”的走勢。特別是過去兩個月,中國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汛情等自然災害,疫情也多點散發,一些地方經濟在生產消費的銜接上受到影響,經濟運行數據的變化正是對這些影響的體現。但這些影響並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總體態勢,更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文章分析,主要宏觀指標仍處於合理區間。不妨擴大一下觀察的維度,與同比增速受基數效應影響較大相比,累計增速、兩年平均增速等可以提供相對更客觀的視角。1月至8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1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1%,都保持較快增長。從兩年平均增速看,8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5.4%,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1月至8月,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長4%,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保持了基本穩定。此外,貨物進出口加快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國家外匯儲備餘額連續4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穩”的基礎在不斷夯實。今年以來,夏糧和早稻都實現了增產,秋糧長勢良好,為實現全年豐收提供了較好條件。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加快彌補,1月至8月,市場緊缺的集成電路、金屬集裝箱產量分別增長48.2%和1.7倍。今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面對全球疫情蔓延和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的環境,中國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國內循環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上半年,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80%。同時,貨物進出口加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前8個月,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7%,總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進”的因素在持續積累。比如,投資方面,製造業和民間投資增長較快,投資補短板增後勁力度加大。1月至8月,製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3.3%,比1月至7月加快0.2個百分點。消費方面,消費升級態勢持續。此外,創業創新活力持續釋放,市場主體不斷增加,新業態表現活躍。

  文章指出,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對於經濟恢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阻力和變數,我們既不能遮掩回避、視而不見,也不能驚慌失措、亂了陣腳。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效實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鞏固拓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