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築牢糧食進口關稅配額“防火墻”
http://www.CRNTT.com   2021-09-19 07:47:33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糧食關稅不減讓、配額不擴大,對穩定國內糧食生產至關重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滿足國內需求,是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必然選擇。要不斷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強全球糧食供應鏈管理能力,確保糧食買得到、運得進。

  在全球糧食供應鏈遭受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今年我國糧食進口量大幅增加,確保了國內市場供應。據中國海關的最新數據,今年1月至8月我國糧食進口量11453.6萬噸,同比增長34.8%,超過了2019年全年糧食進口量。然而,糧食進口量大幅增加也引發一些擔憂——我國糧食自給率下降了嗎?這會不會衝擊國內糧食產業安全?今年糧食進口量大幅增加,是國內生豬產能快速恢復發展、飼料需求增加,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戰略儲備增加,並叠加國內外糧食價差大造成的。

  適度進口糧食是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立足國內,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但是,人多地少的現狀決定了我國不可能完全實現糧食自給,還要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滿足國內需求,進口小麥和大米,主要用於調劑國內需求結構;進口大豆、玉米、大麥、高粱等,主要是用於食用油、飼料、釀酒等加工業。

  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量過億噸已成常態。從糧食進口結構看,今年1月至8月,大豆進口量為6709.9萬噸,占糧食進口總量的58.6%,大豆進口比重下降,玉米、小麥和大米三大主糧進口比重上升。為了避免三大主糧進口過量衝擊國內產業安全,我國對玉米、小麥和大米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政策,配額內進口徵收1%關稅,配額外進口徵收65%的關稅。我國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除了2002年和2003年兩年對三大主糧進口關稅配額有所調整外,2004年至今三大主糧進口關稅配額基本保持穩定。2021年三大主糧進口關稅配額分別為小麥963.6萬噸、玉米720萬噸、大米532萬噸。

  通過高關稅來確保國內糧食產業安全,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挪威、瑞士、日本等國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都非常高,進口價格“天花板效應”並不突出。我國糧食國際競爭力弱,國內外糧價長期倒掛,一旦完全放開,勢必會衝擊國內糧食產業安全。如大豆進口取消關稅後,在國內需求增加、內外價格倒掛背景下,大豆進口節節攀升、屢創新高,國產大豆逐漸被邊緣化。對三大主糧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相當於為國內糧食市場竪起了一道“防火墻”,有效限制了主糧進口規模,保護三大主糧產業免受進口糧食衝擊,從而保護了種糧農民積極性。

  當前,一些國家希望我國擴大糧食進口關稅配額,國內一些人也有這樣的想法。對此,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不可輕易調整現有糧食進口配額政策。糧食關稅不減讓、配額不擴大,對穩定國內糧食生產至關重要。我國三大主糧進口配額是全球配額,不能為了某一個國家而調整。不過,我國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和入世承諾,不斷完善小麥、玉米和大米關稅配額管理辦法,在市場化條件下已充分使用配額。

  2020年注定成為我國糧食進口的一個關鍵年份。2020年之前,我國三大主糧進口配額一直都沒有用完過,很少有配額外的進口。2020年三大主糧進口激增,玉米進口創紀錄達到1130萬噸,首次超過全年關稅配額,預計今年玉米進口超過2600萬噸。在今年全球玉米價格高漲的情況下,配額外進口玉米關稅高達65%,進口玉米價格與國產玉米相比,已經沒有了價格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提振國產玉米價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滿足國內需求,是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必然選擇。下一步,要不斷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強全球糧食供應鏈管理能力,確保糧食買得到、運得進。但我們也要善於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維護國內糧食產業安全。在糧食過量進口給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提高關稅等措施確保國內糧食產業具有合理的利潤空間。不過,國際貿易救濟措施經常被指責為貿易保護主義,採取貿易救濟措施一定要慎重。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