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紹振強調,雖然現在我們面臨著很強大的文化壓力,但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強項,特別是我們國家現在的和平崛起,再加上民族文化上的深厚積澱,中華文化的未來必定一片光明。 |
中評社北京9月26日電/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孫紹振日前在第八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指出,當前我們有一種文化虛無主義,有一種全盤西化,以西方文化來切斷我們中華文化之根的一種趨向,這是非常危險的。但他對中華文化之根的延續報以樂觀態度。
孫紹振指出,回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基本上是匈奴羯氐羌五個兄弟民族在軍事上打敗了漢族的政權,統治了北方。雖然軍事上失敗了,但在文化上,北方的兄弟民族最初的軍事鎮壓使漢人的地位非常低,但是慢慢地產生一種現象,他們開始用漢人的民族文化去統一他們的思想。因為他們沒有文字,沒有經典,沒有聖賢,沒有權威,所以他們基本上是用漢文化的經典來統一他們的思想。一直到北魏孝文帝的時候,他們幹脆自上而下地進行漢化。後來的隋煬帝和唐高祖李淵,由於鮮卑民族的通婚都是表兄弟關系,漢民族、鮮卑民族和兄弟民族之間血統就交融起來,文化上也交融起來,因而就產生非常強大的帝國,那就是我們最強盛的唐朝。那時候用的還是我們的漢文化。因此,雖然我們軍事上失敗了,我們文化上沒有失敗,結果我們就有了民族的大融合。這是我們一個歷史的經驗:軍事上可以失敗,只要文化上不失敗,我們這個民族可以和兄弟民族融合,而且變得更強大,更強盛。
反過來說,到了清朝,滿族人不能不用中原文化,不能不用我們的漢文化,精神上統一,形成文化的統一體。由此可見,哪怕有多麼大的經濟政治上的危機,我們民族文化之根也折不斷。然而由於我們民族文化有很長一段時期在香港是弱勢文化,所以還是可能產生所謂“港獨”的思想。因為我們的文化已經喪失了主導權。在香港的中學里面,除了語文課本以外,其它的課本基本是英文的,我們的民族文化失去了主體的地位。
他表示,台灣的民族文化根底非常深厚,他對台灣民族文化的根底是有信心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同台灣有關的教授編語文課本。兩岸互補,他們的學術功底比較厚,我們的文本解讀比較強,兩者結合起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受到了兩岸的廣大的中學生、中學老師的歡迎,產生了好多粉絲。
孫紹振強調,雖然現在我們面臨著很強大的文化壓力,但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強項,特別是我們國家現在的和平崛起,再加上民族文化上的深厚積澱,中華文化的未來必定一片光明。
第八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由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福建社會科學院、台灣世新大學、台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海峽人文學刊》等單位聯合主辦。來自海峽兩岸近50所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12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