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據新華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就加強我國生物安全建設進行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物安全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未來,我國將持續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築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
“生物安全涉及新發突發傳染病、新型生物技術誤用和謬用、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重要遺傳資源和基因數據流失等。”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當前,傳統生物安全問題和新型生物安全風險相互叠加,境外生物威脅和內部生物風險交織並存,生物安全風險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生物安全法,確立了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制度、風險調查評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11項基本制度,構建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四梁八柱”。
生物安全法還明確了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職責,明確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的組成、職責和運行機制,壓實地方生物安全工作責任,為我國防範生物安全風險和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完善國家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生物安全治理機制,強化各級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從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守法各環節全面發力,健全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和制度保障體系。
“全球範圍內,人、動物新發傳染病呈現存量多、增速快、傳播廣、危害重等趨勢,是國家生物安全首要威脅。”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我國面臨著境外病例輸入及局部暴發風險。對此,生物安全法設立專章對“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相關制度進行了詳細規定。
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健全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加強基層監測站點建設,提升末端發現能力。快速感知識別新發突發傳染病、重大動植物疫情、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等風險因素,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應對。建立健全重大生物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完善快速應急響應機制。
科技是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有力武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科技攻關,開展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防控、新型兩用生物技術等科研攻關,系統提升我國生物安全科技支撐能力。
我國將加快推進生物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推進生物安全領域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國家生物安全戰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安全科研攻關機制,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與此同時,把優秀傳統理念同現代生物技術結合起來,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集成推廣生物防治、綠色防控技術和模式,協同規範抗菌藥物使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