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中評社 梁帆攝) |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記者 梁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0月8日上午在2021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上闡述有關發展局政策範疇措施時表示,要徹底地解決香港市民“住”的問題,需要的是持之以恆供應土地的決心。
黃偉綸指出,在公營房屋土地供應方面,在未來十年間,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主要來自:新發展區及大型發展項目,約佔百分之三十九;個別地塊將會改劃作為公營房屋的用地,約佔百分之三十六;其他種種項目,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和多幅已檢視具房屋發展潛力的棕地群等,約佔百分之二十五。未來會密切監察土地交付進度,特別是未來五年期的項目。
在私營房屋土地供應方面的情況,黃偉綸稱,他們亦將爭取未來十年準備約170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0 000個私營房屋單位的用地。在這100 000個私營房屋單位中,約百分之四十來自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展區,另外約百分之四十六來自政府在新發展區與新市鎮擴展區以外不同位置的個別賣地項目。其中有約百分之十四來自已進入設計階段的港鐵項目,主要是東湧東站和小蠔灣車廠上蓋的相連發展。《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可供興建額外165 000至186 000個房屋單位的新開拓土地,2031-2032年的下一個十至十五年供應可高達565 000至686 000個單位。
“近岸填海方面,我們會啟動龍鼓灘近岸填海及重新規劃屯門西的規劃及工程研究,當中會檢視不同土地用途組合,同時研究馬料水填海及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所得共約88公頃的土地,預留作創科發展。”黃偉綸說,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為這兩個項目向立法會尋求撥款,期望在2027年或之前可以開始填海。
黃偉綸亦表示,為加快土地供應會進行新一輪“綠化地帶”用地檢討。考慮到時間性,現階段會聚焦坡度較高、與發展地區距離可能相對較遠但附近仍然有道路連接的地區,而且政府和私人土地都檢視。初步估算,檢討範圍涵蓋約300公頃綠化地帶,大概佔全港綠化地帶的百分之二,預計2022年的年中完成揀選具有發展潛力的“綠化地帶”用地,以作進一步技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