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大公報消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體現了特區政府在政治思維、規劃思維以及民生思維上的新改變,對青年的重視度顯著提升。針對青年人的未來方向亦創造了諸多發展機會。
針對土地房屋問題,特區政府提出多項具體計劃增地建屋,充分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認真考慮新界北未來的發展前景,有效平衡公私營房屋供應,照顧基層市民對住屋的殷切需求。本人認為,圍繞深化港深合作為港青帶來的新機遇,結合深圳口岸經濟帶,以及深港創新科技園的優勢,宜將新界北作為首要開發的土地,既解決房屋需求,也能帶動更多就業機會,形成深港優質“雙城三圈”的理想格局。本人期望政府利用新界北的發展,加快規劃、改造和建設進程,努力滿足未來10年的公共房屋需求。
在促進及支持青年發展方面,本人非常支持特區政府建議將民政事務局重組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進一步突出青年在社會上的角色,把青年發展事務提升至政策局層面,也讓當局更聚焦地區民生工作。
在青年交流及培養方面,施政報告亦提出“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以及升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等。本人期望特區政府可按需求延續“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政府更可與商界合作,在大灣區政策解讀、企業集資融資、行業合作和孵化服務等方面,為港青提供多層次的協助,促進港青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人才的交流是雙向的,本人十分關注“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000個,認為此舉有效填補香港人力資源上的職位空缺,保持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期望政府可以推動工作簽證改革,降低就業簽證申請資格,並且發展更多專業資格轉換考試,讓更多的全球人才在香港開拓職業生涯,實現人生理想。
本人認同特區政府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並建議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此舉有助繼續發揮香港亞洲國際都會優勢,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為香港的青年藝術家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施政報告提出的各項舉措,不單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為港青發展指明方向。面對諸多的優惠政策以及祖國的強大支持,港青一定要不斷裝備自己,做好國家與國際間的橋梁紐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