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加快城市群建設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路徑。“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立健全城市群一體化協調發展機制、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為重點,帶動全國經濟效率整體提升。本期邀請三位專家探討城市群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為推動城市群一體化進程、暢通經濟循環建言獻策。
嘉 賓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包海波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政府經濟管理教研室副主任 汪 彬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政策室副主任 張 燕
主持人
經濟日報社編委、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院長 孫世芳
開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主持人:城市群不僅是地理上相鄰的若干城市,其實質是分工協作、功能互補、有機聯繫的城市組團,重點在於相互協同,獲得協作收益。城市群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應發揮什麼功能?
張燕:研究分析城市群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功能角色,首先需要深刻認識城市群在全國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城市群是我國人口和經濟要素集聚的重要承載地,是帶動全國經濟效率整體提升、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空間。
“十三五”時期,國家推動重點建設的19個城市群GDP、人口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由2010年的87.5%和79.3%提升到2019年的88.3%和80.4%。據初步匡算,到2030年我國新增2億城鎮人口的80%也將分布在城市群區域,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人口規模將達到6億,有望貢獻我國GDP增長的75%及城市人口增長的50%。
在新發展格局中,城市群應充分發揮人口、發展要素集聚的綜合優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方面發揮引擎作用,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釋放內需潛力、暢通經濟循環等方面發揮戰略支撐功能。
包海波:城市群的重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集聚功能。國內大循環的核心要義是擴大內需,城市群作為核心空間尺度,可以不斷促進經濟要素集聚,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和強大消費市場,率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進而輻射和帶動全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二是一體化功能。城市群一體化是拓寬城市群空間、促進內部循環的重要抓手,城市群通過一體化破除行政壁壘和市場壁壘,推動城市群產業分工和市場分工,逐步構成先進製造業集群和超大規模市場,提高經濟循環質量和發展水平。
三是創新驅動功能。城市群的優質公共服務能力有利於創新人才集聚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培育,促進補強供應鏈和產業鏈。城市群合作可以加速城市創新網絡拓展和創新飛地分工合作。
四是國際化功能。我國城市群快速發展,成為參與全球競爭和高水平國際分工的重要地域。我國主動參與國際大循環的能力不斷提升,不僅可以加強更高層次、更大密度的全球功能性網絡體系建設,同時,北京、上海、深圳等引領的城市群在國際經濟、貿易、金融、科技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提供全球經濟社會循環的稀缺“公共服務”,有利於將出口型全球化戰略轉變成基於國內市場內需的全球化戰略。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主持人: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如何利用好城市群的經濟優勢,重點在哪裡?
汪彬:城市群是人口聚集、產業集聚、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的主要功能平台,暢通循環的關鍵在於推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一是把城市群打造為內需消費中心。要發揮城市群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引領作用。提升傳統消費,破除制約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特大城市的汽車限購政策,要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培育新型消費,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合產業發展,鼓勵發展定制、體驗、智能、時尚消費等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大城市公共服務的數量與質量仍然是短板,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巨大,需要提質擴容。
同時,要發揮城市群建設在促進投資方面的關鍵性作用,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協調布局。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和防災減災等領域短板,完善鐵路、公路、橋梁等傳統基建。同時,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在城市群、都市圈適度超前布局和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公共基礎設施,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築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
二是把城市群打造為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群是國家創新基地、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科技力量的聚集地,要把具有人力資源、產業基礎和科技創新等優勢條件的城市群打造成為創新的策源地,成為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
三是把城市群打造為現代物流中心。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暢通商品服務流通渠道,打通阻礙城市群內部、城市群之間、城市群與非城市群之間商品要素流通的堵點、淤點,提高流通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