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汪毅夫:日據時期硬核的閩台關係50年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00:22:19


汪毅夫(來源: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作者 汪毅夫)我在《“福建台灣省”省民須知》裡,從一個側面簡要講述台灣建省後(1885—1895)“福建台灣省”同福建連成一氣、內外相維的閩台關係;在《台灣光復初期的閩台區》裡,也從一個側面簡要描述台灣光復初期(1945—1948)“閩台區”之閩台一家、閩台共濟的閩台關係。從“福建台灣省”到“閩台區”,從連成一氣、內外相維到閩台一家、閩台共濟,其間有一段無縫銜接兩端的、日據時期(1895—1945)50年不變的、硬核的閩台關係。

  我從一個問題談起:日據台灣時期的50年裡,連成一氣、內外相維的閩台關係是否被迫中斷或者終止?日據台灣當局在台灣實施《清國人上岸條例》(1895年)、《戶口調查法》(1903年)等,並推行“內地化”教育、“皇民化運動”等。一方面企圖限制兩岸人民來往,另一方面則企圖將台灣人民改造成為“從語言開始,姓名,風俗,習慣等外形”,到精神上“對事物之看法”也“完全日本化”的日本“新領地人民”乃至日本“皇民”。然而,日據台灣當局終於承認,它改變不了硬核的閩台關係、改造不了堅強的台灣人民:“(台灣)改隸雖然已經過了40餘年,但是現在保持著以往風俗、習慣,信仰,這種漢民族的意思似乎不易擺脫,蓋其故鄉福建、廣東兩省,與台灣僅一水之隔,且交通來往也極頻繁,這些華南地方,台灣人的觀念,平素視為父祖墓墳之地,思慕不已”。可是, 我曾聽有人說、也曾見有人信:“日據時期兩岸隔絕”。1989年4月,在閩南某地還有人將類似的話刻上石碑。其實,這是違背歷史真實的說法。僅就“交通來往也極頻繁”一節而言,據廈門海關檔案資料統計,1895年至1940年從廈門海關出、入台灣的人員總數分別為32萬餘人、42萬餘人,年均7千餘人、9千餘人。這僅僅是經廈門口岸查驗登記的人數,以“私渡”方式從廈門口岸出、入台灣的人數,如1926年9月,日本駐廈門領事井上庚二郎在《廈門籍民問題》所說:“因在台灣護照之核發手續嚴格,無法以正途來廈,於是乘輪船起航時之混亂混入船中,或搭乘戎克、漁船來廈。自高雄、安平地區搭乘戎克,兩三日便可到廈,故來廈者應為數甚多”。加上經由其他口岸(如福州)出、入台灣的人員,自是“交通來往極為頻繁”也,何來的“日據時期,兩岸隔絕”之說呢?

  硬核的閩台關係是歷史形成的。台灣在歷史上經歷過移民開發的階段,台灣的開發主要是由福建移民實現的。因此,福建移民及其後裔是台灣居民的主要成份,如清代朱仕玠《小琉球漫志》所記:“台地居民,泉、漳二郡十有六七,東粵惠、潮二郡十有二三,興化、汀州二郡十不滿一,他郡無有”,也如日據初期成書的《安平縣雜記》所記:安平(台南)居民“隸漳、泉籍者十分之七八,是曰閩籍,隸嘉應、潮州籍者十分之二,是曰粵籍,其餘隸福建各府及外省籍者,百分中僅一分焉”。日據台灣時期,台灣人民用50年印證了一個大寫的“義”,福建人民也用50年書寫了一個正楷的“情”(我另有《台灣割讓,閩人尤有切膚之感》述及),硬核的閩台關係是光復初期設立和議設閩台區思路的來由。今後,硬核的閩台關係將永久地保有連成一氣、內外相維、閩台一家、閩台共濟四個要義,硬核的閩台關係可以是建設閩台區的一個理由。

  (作者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