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再迎豐收季 中國如何為“全球飯碗”謀良策?
http://www.CRNTT.com   2021-10-18 09:37:01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農民在晾曬收獲的玉米。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在疫情和極端天氣的雙重打擊下,世界糧食安全局勢緊綳。統計顯示,全球有近6.9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饑餓狀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於16日表示,新冠疫情使糧食危機雪上加霜,全球饑餓人口恐新增1.4億。

  美國《僑報》10月17日載文《再迎豐收季 中國如何為“全球飯碗”謀良策?》,文章說,糧食短缺是長久困擾人類社會的難題,如何才能找到解決辦法?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非常值得借鑒。近期,中國迎來第18個夏糧豐收季,全國夏糧總產量達14582萬噸,比2020年增加296.7萬噸,增長2.1%。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中國糧食豐收得來不易。今年入夏以來,河南、山西等糧食主產區遭遇暴雨侵襲。據報道,河南在部分地區田間積水嚴重的困難現實下,努力做到了“顆粒歸倉”,全年糧食總產有望保持在1300億斤以上。山西在秋收時節遭遇暴雨,當地農民積極自救,并在全國救助力量的幫助下全力搶收糧食……在天災面前,中國農業展現出強大韌性,保證糧食供應量足價穩。

  事實上,中國保障糧食安全,不只是在生產端。近年來,中國政府提出糧食安全指標、死守“耕地紅綫”、頒布實施《反食品浪費法》、鼓勵技術創新……多維度的實際行動證明,中國人有能力把“飯碗”端牢。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保障自身的糧食安全本身就是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貢獻。不僅如此,中國還積極與海外交流農業技術,為保“全球飯碗”謀良策。馬達加斯加早在2017年就將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印在最大面值的紙幣上;中國已向多個國家進行1500多項技術推廣示範;中方的糧食安全政策也為全球應對糧食危機提供了參考和借鑒……事實證明,中國和全球的糧食安全事業早已牢牢綁定在一起,休戚與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