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大公報18日社評說,香港恢復與內地通關的關鍵,在於打通兩地的健康碼系統。昨日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已向內地專家提交報告,詳列“通關碼”的三種選項:自行申報行蹤、自行對比高危地區、接入“安心出行”資料。必須指出,抗疫不可能建基於“自行申報”,相關建議實際上是另設一套與內地健康碼不一致的系統,也不可能起到有效的疫情追蹤作用。若以此方向推進,通關目標將遙不可及。
社評說,香港一次又一次錯過與內地通關的“機會窗口”。日前香港證實一宗本地源頭不明個案,打破了持續五十多天的零感染紀錄,也再次影響到內地對香港抗疫成效的觀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原本要到內地開會,日前被國家防疫部門叫停,據悉原因就與新增個案有關。這一事實再次說明,抗疫絕不能鬆懈,建立長效的抗疫機制,是香港繞不過去的路。
上月底,內地與香港疫情防控對接會議舉行,特區政府因應內地專家的建議,做了積極的準備,日前亦已向內地提交了報告。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接通健康碼這一最重要一環,有關部門仍然被動保守、畏首畏尾。三個選項中,前兩者完全依賴於用戶的“自行申報”,第三者則仍然是“接”而不“通”。
一年多的抗疫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漏網之魚,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更何況,香港仍未建立起足夠完善的疫情防控體系,社會上仍然不時出現違反抗疫禁令的情況,就連“安心出行”也都經常出現不掃碼或以假碼充替的問題,要依賴市民“自行申報”,何異於“放任錯報”?而即便將“安心出行”資料接入“通關碼”,也仍然是不夠完整的,程式追蹤能力有限,與內地健康碼的嚴格數據要求有較大距離。
上述三種選項,本質上仍然是想與內地保持“距離”,建立一套與內地不一致的系統,坦率地說,這種思路是不切實際的。內地嚴格防控疫情,不可能會降低標準。正如譚耀宗所指出,要到內地,就必須依照內地的要求來做。如果繼續以“自行申報”等作為選項,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對於通關沒有實質的幫助。
事實上,不僅是健康碼對接,香港控疫在其他方面同樣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出院標準相對寬鬆,僅要求患者連續3個呼吸道樣本的病毒數值達33或以上並維持10天,與內地的嚴格標準仍然有不小落差;而對“豁免人士”的檢疫要求也有待收緊。
社評說,特區政府或許仍然憂慮一些人對於“私隱”的堅持,但實際上,在此方面完全可由市民“自行決定”。願意到內地的市民自然會下載,對“私隱”有憂慮的可以選擇不用。絕不能因為一些人的主觀質疑,甚至別有用心的阻撓,而剝奪大多數人通關的權利。健康碼對接,只是第一步,第一步都做不到或不想做,香港的通關之路不敢樂觀。面對這個最大的民意,特區政府的執政能力備受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