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姚洋:共同富裕須精准提高民眾收入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1-10-19 08:38:41


 
  一次分配的原則是按要素分配。計劃經濟時代強調按勞分配,但沒有嚴格執行,而是以“大鍋飯”為主。改革開放成功的奧秘之一就是放棄“大鍋飯”,實行按要素分配,勞動、資本以及其他生產要素按照它們的邊際貢獻獲得報酬。從理論上講,按要素分配是按勞分配的一種寬泛的形式,因為勞動力之外的各種要素說到底都是勞動積累的產物。按要素分配不僅可以提高各種要素的生產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市場形成合理的要素價格,指導資源的流向和配置,提高經濟體系的效率。

  二次分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主體渠道。按要素分配要尊重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同時也難免受到能力和努力之外因素的影響,必然導致收入和財富分配的不平等。這就需要政府通過稅收和再分配對收入和財富進行二次調節。但調節不是簡單的“削峰填穀”,把從企業和高收入者那裡收到的稅收分給低收入者就了事,而是精准地提高民眾的收入能力,這樣才能獲得持續的共同富裕。

  在今天的中國,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提升收入能力的關鍵,一夜暴富的草莽英雄時代已經結束。但中國的受教育水平各地不均,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已經趨於普及,廣大農村地區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才剛過初中。教育的階層固化趨勢明顯,子女受教育水平與父母受教育水平的相關性已經回到了上世紀30年代的水平。

  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均等化。筆者認為,實行小學和中學各五年的十年一貫制義務教育,不僅有利於降低中小學生的無效競爭,也有利於政府教育投入的均等化。提高農村地區教師的待遇,吸引優秀教師長期扎根農村學校,也是實現教育均等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次分配是厲以寧先生30多年前提出來的概念,自願是它的原則。在這方面,一些企業家做出了表率,他們積極投入我國的慈善事業,是慈善捐款的主體力量。但是,就促進共同富裕而言,三次分配只能是錦上添花,因為其數量畢竟有限,它更多的是體現社會的互幫互助精神,而不是強制性的再分配。最適合三次分配發揮作用的地方,是救助社會保障無法觸及的貧困領域、對高等教育和科研的資助以及引領社會的文化藝術事業。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姚洋(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發院院長、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