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據文匯網評論,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發展新構思新模式。香港一直以維港兩岸作為商業核心區,即使規劃署《2030+》提出九龍東、“明日大嶼”作為第二、第三個商業核心區(CBD),也不過是港九市區的延伸。新界一直被視為香港的郊區,甚至“邊陲地帶”,過往發展新界也是以“新市鎮模式”,只拿出一小塊土地作為港九市區的“衛星城市”,今次特區政府明顯跳出過往百多年來香港主要集中在維港兩岸狹長地帶的發展格局。
香港中華總商會早前向特區政府提交施政報告意見,提出香港應規劃“南金融、北創科”的“雙核心都會區”發展布局,全方位配合大灣區發展。新界北部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亦有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重點粵港合作平台。未來通過鐵路、規劃和制度安排打通新界北一帶的內部交通聯繫,以及新界北與深圳之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為港深跨境合作做好積極部署,是香港參與國內大循環,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方向。
本港需要大力發展創科產業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北部都會區”聚焦創科發展,正好是對接深圳創科發展的重要橋頭堡,既切合本地經濟發展需要,亦符合中央對香港的期望。我們期望“北部都會區”能在創科發展方面與深圳互補優勢,例如借助深圳的先進製造業實力,以及河套區創新及科技園區等大型基建設施,將新界北地區打造為香港的“小矽穀”,直接引入國際級大型企業,與香港高等學府建立合作關係,吸引全球創科資源和海內外頂尖科技人才集聚。
特區政府亦應與內地商討放寬港深兩地人員在出入落馬洲河套“一區兩園”的限制,便利科技研發人才自由流動,促進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發揮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最大優勢。
在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基礎之上,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加快造地建屋,進一步釋放港九市區及新界北部大量土地,展現出當局破解土地房屋難題的決心和承擔。然而,土地房屋本屬兩個政策範疇。增加土地供應固然是解決本地住屋問題的核心,但土地規劃的目標不僅只是用作建屋用途,也要包括對本地工商業、創科、交通基建、公共設施、休憩用地的全盤規劃。我們欣見施政報告增撥土地作為創科用途,包括新田科技城、馬料水填海造地,以及流浮山為本地大學預留作科研用途的土地等,將為本地創科發展打下強心針。“北部都會區”更進一步回應香港缺乏宏觀和長遠土地規劃的問題,相信能為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提供明確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