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18日第二十六屆聯大開幕後,就中國席位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10月25日,聯大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和3票缺席通過了這一歷史性的決議。表決剛一結束,會議大廳裡立刻一片沸騰,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此起彼伏,經久不息。支持中國的國家代表紛紛起立,高舉雙手用不同的語言歡呼:我們勝利了!新聞媒介評論道:“中國是在自己不在場的情況下,受到聯大三分之二以上國家的祝福,使聯合國發生根本變化。”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在聯合國大會就中國代表權問題激烈辯論之際,基辛格正在北京為安排尼克松訪華與中方討論相關事宜。在結束訪華之際前往機場時,為客人送行的喬冠華在抵達機場後已得知聯大通過了接納中國的決議,但基辛格對此一無所知,因此他還很有把握地對主人表示:估計當年還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即便是這位資深外交家,對局勢的迅速變化也缺乏準確的預判。
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後,毛澤東主席指示立即派遣以喬冠華為團長的代表團前往參加聯合國大會。1971年11月15日上午,中國代表團成員氣宇軒昂地走進會議大廳,在聯合國禮賓官的帶領下,喬冠華等人在標有CHINA的席位前入座。此刻,會場上所有的人都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當時一名記者上前詢問喬冠華:“能否請您談談此刻的心情?”喬冠華對此仰天開懷大笑,笑得淋漓盡致,感染了整個會議大廳。記者不解其意,喬冠華反問道:“我現在的心情不是已經回答你的問題了嗎?”在場的一位外國記者看到這一幕後,不失時機地按下快門,抓拍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不久《紐約時報》以“喬的笑”為題發表相關評論文章,這張照片後來還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儘管中國曾經徘徊在聯合國大門之外超過四分之一世紀之久,但終究還是如願以償恢復了這一合法權利,這是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歷史的必然。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任何企圖,最終都將必然遭到歷史的唾棄,這就是這段歷史告知整個國際社會的一個深刻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