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院”將原本懸掛“世界地圖”,改掛16世紀後各時代繪製的台灣地圖。(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1日(記者 倪鴻祥)“立法院”紅樓2樓樓梯轉角處牆壁上原懸掛“世界地圖”,今天起改掛16世紀後各時代繪製的台灣地圖共32張。細數繪製者所屬國籍,以荷蘭、日本各有7張最多,英國6張居次,但統治台灣長達212年的清朝只放1張,執政超過一甲子的國民黨政府也僅1張,至於最關鍵的明鄭時期完全從缺。
“立法院”匯集16世紀後的台灣地圖一共有32張,有30張是外國人繪製的,另在左右上角各增放1張早年台灣帆船及英國人在1871年畫的西拉雅族原住民畫像。
細數這32張台灣地圖的繪製者,其中荷蘭、日本各有7張最多,其次英國有6張,若再算上原住民的人像畫才有7張,其他像法國有4張,意大利、比利時各有2張,德國、美國也各有1張,但上述國家除荷蘭、日本外,其他都沒佔領過台灣,而曾佔領過台灣的西班牙、葡萄牙都沒有台灣地圖入選。
與兩岸關係直接連結、1659至1683年在台灣的明鄭時期,完全沒有台灣地圖入選,統治台灣長達212年的清朝,只有1張1704年康熙台灣輿圖,而1945年光復台灣執政超過一甲子的國民黨政府,也只入選1張1946年行政長官公署公布的台灣森林圖。
原本的“世界地圖” 由軍備局印製,地圖上以“中華民國”完整疆域為主,擴及亞、非、歐、美、大洋洲等各洲及南、北兩極,由於“秋海棠”的地型十分顯眼,因此綠營一直以地圖不符現實為由要求更換,但市面無相應大尺寸且符合現況的地圖可以替換,這次“立法院”配合在台中霧峰民主議政園區舉辦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百年展”換到台北本院區展出的機會,將過去400年來外國人繪製的台灣地圖加以匯整成整版地圖進行更換,換下來的“世界地圖”改放到台中霧峰民主議政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