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CEP的精神、原則和具體政策都與中國的主張一致,不僅適應了未來經濟發展的能力和需要,更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現實要求。
|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近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盟秘書處發布通知,宣布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已向東盟秘書長正式提交核准書,達到協定生效門檻。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於明年1月1日對上述十國開始生效,其餘5個國家在順利完成核准程序後也將被納入生效範圍。
中國網發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文章表示,從現實環境來看,各種各樣的雙邊、多邊、區域、跨區域的經濟合作與自由貿易安排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這既是各國自身的經濟持續發展,也是21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要求下的必然選擇。作為中國積極支持並全力推動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RCEP的精神、原則和具體政策都與中國的主張一致,不僅適應了未來經濟發展的能力和需要,更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現實要求。
RCEP致力於消除相關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推行規則統一的大市場,其發展有利於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在該區域內進行貿易可免征關稅的商品種類達到91%,蘊藏著巨大潛力。RCEP生效實施後,將推動中國1/3的貿易實現零關稅。關稅的降低不僅帶來貿易創造效應,增加成員間貨物貿易的數量與種類,還將帶來貿易轉移效應,使中國相對減少與區域外經濟體的貨物貿易,而增加與RCEP各國的貨物貿易,推動區域內貿易鏈條的細化與延展。這讓中國企業的產業鏈布局有了更多選擇,對於幫助中國打破歐美的對華包圍圈、掌握區域貿易主導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特別的是,RCEP在服務貿易開放領域也比WTO有著明顯的進步。RCEP規定了各成員間服務貿易的市場准入承諾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這一規定減少了影響跨境服務貿易的限制性、歧視性等措施,便於區域內各經濟體服務業相互進入彼此市場。不僅如此,RCEP也首次明確了金融服務、電信服務與專業服務的內容,使服務貿易與數字經濟相結合成為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不過,RCEP畢竟是一個包括眾多發展中成員國在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其“高質量”“互惠”“平衡”等多重目標短期內很難兼顧,那麼如何使RCEP開放條款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進行有效銜接,擴大中國參與“國際循環”的空間,將是中國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中之重。
文章認為,長遠來看,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趨勢是必然的。雙循環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雙循環”新格局的形成正需要發揮國際經濟循環的關鍵作用。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行的出口導向型戰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這種“兩頭”在外的經濟存在著很多無法預期的風險,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那麼隨著RCEP生效後,區域內貿易鏈將變得細化與延展、產業鏈將進行重組與優化。中國將不再只參與全球價值鏈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在中高端行業競爭中的比較優勢也將不斷增強,RCEP經濟體對中國的生產和市場依賴也會逐步加深。另一方面,龐大的國內市場還可以虹吸全球先進的生產要素,包括人才和技術等,利用先進的生產要素可再一次推動創新創業和產業升級。但市場的開放也會帶來競爭效應,要求企業發展規模經濟或實現差異化來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RCEP生效在即雖然給中國帶來了進一步開放的巨大機遇。但也需正視RCEP發展歷程的複雜性和艱難性,審慎甄別風險,積極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摩擦和爭端,並做出相應的策略選擇。在此基礎上,對外開放及外來制度規則的引入實施與中國自身制度特點相互適應,實現國際經濟制度和經貿規則與中國的體制相容,從而使中國經濟與體制的彈性、韌性與承受力變得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