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CCTV《中國考古大會》今日開播
http://www.CRNTT.com   2021-11-20 11:34:33


“考古推廣團”穿越到考古發掘現場(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一把手鏟,見證中華大地“滿天星鬥”;幾代耕耘,賡續中國考古百年華章。將來之不易又燦爛輝煌的考古成果惠及於民,為我們今天堅定文化自信提供豐富的力量源泉,是時代文藝的使命,亦是主流媒體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考古大會》應時而生。在中央宣傳部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時一年策劃製作的首檔考古空間探秘類文化節目《中國考古大會》,將於11月20日周六20:00檔在CCTV-1首播,周日17:30檔在 CCTV-4重播。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中國考古大會》秉持“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的創作初心,打造更深入人心的文藝作品,節目首創考古空間探秘形式,集時空探秘、舞蹈演繹、全息影像等多種電視表現形式於一體,30多位考古專家和文化學者,次第踏上12大考古遺址,開啟氣象萬千的探秘之旅。

  首次以電視綜藝形態“活化”考古成果

  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大會”系列不斷推陳出新,從漢字、成語,到詩詞,再到地名、國寶……每一個文化取景框,都為觀眾打開了一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亮麗風景線。

  《中國考古大會》首次以電視綜藝的形式“活化”百年以來的重大考古發現,從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維度,重點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北京周口店遺址、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陝西西安唐長安城遺址等12大考古遺址,解鎖考古密碼,探尋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史的起點距今有多遠?信而有證的文明之源又深藏何地?11月20日亮相的首期《中國考古大會》將走進被譽為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遺址,真切感受上古先民的無限智慧,也向追尋這片“滿天星鬥”的考古人表達崇高的敬意。

  首創考古探秘空間 問道歷史真相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要想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與有效傳播,必須找到行之有效讓遺產“開口說話”的方式。

  《中國考古大會》在遵循“科學、準確、嚴謹”創作原則的基礎上,從電視綜藝屬性和大眾傳播規律出發,結合考古工作自身的神秘氣質和探索精神,首創考古空間探秘形式,以“發現發掘、整理闡釋、保護傳承”為主線,在抽絲剝繭問道真相的過程中,打造懸念叢生、高潮迭起的文化節目觀賞體驗。

  首度打造集“視+聽+觸”於一體的沉浸舞台

  《中國考古大會》努力在先進技術的加持下突破局限,節目依托總台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技術支撐,充分挖掘總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術的特點,針對每個考古遺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視+聽+觸”場景,實現技術應用的突破與創新。

  在舞台設計上,採用同一個演播室內主、副兩個舞台配置的模式,根據內容呈現需求,兩個舞台可即時生成不同的虛擬場景,時而讓“考古推廣團”置身視覺奇觀之中,時而讓觀眾的視線自由穿梭到“千里之外”的考古發掘現場。

  古人雲:“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中國考古大會》的主舞台特別從中國人“禮天禮地”的悠久文化傳統中汲取靈感,借鑒考古工作中“關鍵柱”的理念,坐席旁巧妙地融入了古代禮器內圓外方的“玉琮”元素,引領觀眾走進廣袤天地,融身中國考古氣象;穿越歷史時空,觸摸中華文明脈動。

  足不出戶也能打卡大名鼎鼎的12大考古遺址,你準備好了嗎?本周六,就讓我們一起去往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城,來一場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致敬之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