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化危為機、把握機遇,最根本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文章表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發展階段要著力推動完成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從社會再生產角度看,需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才能全面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鞏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文章稱,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社會再生產是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組成的,是一個周而複始、不斷循環的過程。生產是起點,分配和交換是中間環節,消費是終點,同時也是新的生產的起點。馬克思指出:“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消費的需要,又必須再進行生產、分配和交換。這樣循環往複,推動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如果循環出現堵點和不暢,社會再生產就會出現問題。
文章指出,正確認識社會再生產過程,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從宏觀上看,社會再生產的周期運動,也表現為供給與需求在總量方面相互適應和相互決定的過程。具體分析,生產與流通形成供給,分配和消費、投資形成需求。供給與需求通過交換建立聯繫,形成相互適應、相互決定的關係。從宏觀上分析國內經濟大循環,必須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考察循環過程是否順暢。全面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需要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做好工作,促使供需兩端相互配合、協同發力,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在供給側,牢牢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疏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梗阻和堵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揮市場定價機制調節供求關係的作用,高度重視專業化分工中各產業之間的客觀聯繫,高度重視全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循環暢通。堅持統籌兼顧,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處理好減污降碳和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保供穩價等的關係。
在需求側,緊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是聯通國內國際市場、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優勢。我們要高度重視需求的波動及其給供求總量關係帶來的影響,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夯實消費的基礎性作用。特別是要注意企業和居民順周期行為特點,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設計和逆周期調節,發揮好政府投資帶動企業投資、帶動就業和促進居民消費的作用。著力補短板、強基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城市地下管網、綜合交通運輸、城市污水垃圾處理、大江大河治理、能源、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面,依據相關規劃實施好重大工程項目,推動實現中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從有到好”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