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據大公報報道,本身是精神科醫院的葵湧醫院,正在進行重建工程,是醫院管理局十年發展計劃的項目之一。葵湧醫院行政總監阮家興表示,第二期擴建工程預計在2023年底完成,料將增80張病床,拓展更多專科服務,並提升病房空間及私密性,“令病人有家居嘅感覺”。
葵湧醫院現時為葵湧、青衣、荃灣、北大嶼山以及旺角、深水埗和黃大仙等地區提供精神科服務。重建工程包括在荔景山路興建升降機塔,塔上設有連接橋通往重建後的葵湧醫院主座,節約患者及醫護的時間。阮家興稱,現時醫院服務較分散,病人若同時需要門診與夜間治療,縮短各座間的距離將提供不少方便。
增80病床 提升病房空間私隱
硬件設施上,新增的80張病床主要提供專科服務,包括老人精神科、兒童精神科。重建後提供限制較少、較舒適的治療環境,包括改善洗手間及睡房的環境,提升病房的空間與質素,增強私隱性等,“令病人有家居嘅感覺”。
阮家興稱,重建後的葵湧醫院將在地區提供廣泛的精神健康服務,減少不必要的入院;並設日間醫療中心,有臨床專科和跨專業團隊提供精神健康服務。
每月堅持做臨床醫療工作
行醫30年的阮家興,有16年在葵湧醫院工作,包括在這裡開始從醫。當下雖以行政工作為主,他每月仍會去瑪嘉烈醫院參加會診及替放假的醫生出診,在前線做臨床醫療工作。
他憶述行醫第三、四年時,在社福機構轉介下,去到一位思覺失調的中年男患者家中,見到他的住所太凌亂,便幫手執屋。過去在一線工作時,他經常到醫院餐廳與病人一起吃飯、聊天,“病人食乜,我就食乜”,認為有助更了解病人情況。
他表示,病人的精神壓力源頭,可能源於個人、經濟、家庭等,有時需通過家訪識別問題。曾有一位30多歲男患者,無業在家,終日睡覺,家訪後才知道,他因為家人尤其是媽媽的期望極高,心理壓力很大。該患者不遵醫囑,“一次食曬所有藥”,阮家興於是與同事為他進行藥物調試,並與其母溝通,患者病況逐漸好轉,由害怕接觸人變成從事推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