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貞茂主講台灣海運產業的展望。(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記者 倪鴻祥)受疫情影響,全球貨櫃塞港問題嚴重,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10日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辦台灣經濟展望論壇上被出口業者問到,他的公司每個月可出口468個貨櫃,但都堵在美西,公司沒真的未來了,請問該怎麼辦?鄭貞茂只說,沒辦法,時間會解決一切。
鄭貞茂,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經濟學碩士,曾任台灣花旗銀行財務處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政治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金管會副主委”、“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國發會副主委”,現為陽明海運董事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10日舉行“2022年台灣經濟展望論壇-後疫時期之挑戰與轉型內外新契機”,邀請“國發會”前副主委、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從海運產業看明年航運業景氣展望。
鄭貞茂指出,航運業在疫情期間出現不同於歷史上的現象,主要是航運市場的供需不同,航運市場過去是“供過於求”,今年在歐美國家復甦強勁下,出現“需求遠大於供給”,這個現象要到2023年才會慢慢穩定。
鄭貞茂表示,即使2023年開始往供需均衡的方向發展,航運費也會回到“正常”,但所謂的“正常”不會是過往的價格,運費將成為產業生產成本結構的新要素,建議廠商的製造生產線不能距離目標市場太遠,否則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實際上近期已經看到,台灣客戶因為調不到貨櫃,乾脆直接在當地市場併購企業,發展在地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