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據光明網評論,12月11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0)20周年的日子。20年前,正是經濟全球化風起雲湧之時。乘著全球化這波大潮,中國經濟飛速增長,體量迅速膨脹,一躍而至世界前列。
這20年,是中國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國際貿易量穩居全球第一的過程,是中國企業增多、增大和增強的過程。在加入世貿的年代,中國國家的GDP規模與世界500大企業的產值共處一個數量級。20年後,中國已經成長出了一批全球最大的企業:在2020年財富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中,中國大陸有134家企業入榜,入榜企業數量超過美國、日本及歐洲所有發達國家。這個事實,凸顯了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發展大潮抉擇的歷史意義。
1979年開始實施的改革開放,恰與發軔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共時而行。在90年代初期的經濟全球化漸成高潮、全球市場出現之時,也正逢中國明確提出建立市場體制的深化改革開放之時。在新世紀之初,經濟全球化擴張加速,中國跨入了世貿大門,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在最近這輪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中國都踩上了步點,跟上了步伐,進而實現了超越。
加入世貿,使得以改革擴大開放,以開放促進改革,以改革帶動發展的策略剛性化。借助開放帶來的衝力,中國改革借力而行,順勢而為,將經濟體制機制牢牢地定位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正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適時趕上了經濟全球化這波發展的大潮,以比較小的代價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果。
最近幾年出現的逆全球化潮流,使世貿組織面臨著巨大挑戰。經濟全球化高歌猛進的同時,也更加暴露了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國家間、地區間、跨國公司間以及國家和地區與跨國公司之間利益分配失衡的問題也愈益突出。如何因應新情況,不斷改革世界貿易規則及其體制和體系,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全球範圍內有效配置和利用世界資源,造福世界人民,這是世貿組織和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這個背景,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由政策引導型的商品和要素流動的對外開放,向定約合規的制度型開放轉變的動力所在。這種轉變的前提,需要構建與世貿等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nextpage>
世貿是經濟競爭的舞台。中國在入世20年間取得的成就,已經超出了在加入世貿組織之時所有人的最樂觀估計。這個成績,是中國人奮鬥的結果,也是趕上了“天時”的結果。正因如此,在未來的日子裡,中國仍要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奮楫爭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