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據經濟日報評論,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推動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各地在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過程中,采取了不少積極有效的做法,如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老年人群體分別提供日間照料、康複護理、助餐助行、社會救助等服務。同時,各省份根據制度安排逐年上漲養老金,為高齡老人提供專項補貼,利用大數據為老年人提供社保服務等,既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為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進行了有益探索。
提供養老服務,應聚焦老年人生活中的不便之處。目前,我國90%左右的老年人是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是依靠社區養老,因此需重點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意見》提出,著力發展街道(鄉鎮)、城鄉社區兩級養老服務網絡,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引進專業機構幫助老人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吃飯、清潔、健康照護等需求,讓更多老人能够就近享受到舒心的服務。
既要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還應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如今的銀發一族對精神文化生活、社會參與都有更高的要求,應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從事一些適宜的崗位和社會活動,發揮他們在社會服務、民事調解、文教衛生、家風傳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更好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大工程,我們要通過政府、市場、社會、個人等多方共同發力,促進老年人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參與、權益保障等統籌發展,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敖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