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必榮。(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16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美國舉辦民主峰會,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這場峰會更接近是“大拜拜”,不必然是很成功、有意義的外交動作。參與的一百多個國家或地區,無論是地緣政治或意識形態都非一致,參與的第三世界國家不可能與中國對抗,再加上參與的拉丁美洲國家不少都曾在3日參與中拉共同體論壇,民主峰會無法定位是抗中大聯盟。
美國總統拜登12月10日舉辦民主峰會,有超過百個國家、地區或組織參加,台灣也受邀參與。
劉必榮,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目前除任教於東吳大學政治學系,也為台北市談判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與和風談判學院主持人。
劉必榮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拜登舉辦民主峰會是想拉同樣意識形態的結盟來對抗中國,台灣受邀但蔡英文並未參加,也傳出“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演說秀出地圖時被斷訊,顯然是美中之間有妥協,甚至是美國怕影響到與中國的關係。美國本定位是民主國家的峰會,但受邀的很多國家並非是民主國家,之後又改成“為了促進民主而舉行的峰會”,民主峰會的重要性就被淡化了。
劉必榮說,美國舉辦民主峰會更接近是“大拜拜”性質,不能解釋成在中美對抗大局佔上風,或是形成民主意識形態圍堵中國態勢。從地緣政治上來看,亞洲國家或地區雖有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台灣等參加,但新加坡是“婉拒”參加,缺了重要的一角,若是民主意識形態,又並非都是民主國家,如剛果等。
劉必榮分析,部份參與美國民主峰會的國家或地區,也出席中國舉行的峰會,並不選邊站。中國3日舉辦第三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共同體論壇”,不少拉丁美洲國家參與視訊峰會後,又參加美國舉辦的民主峰會。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與中國友好,不可能追隨美國抗中,因此不能定位民主峰會是要圍堵對抗中國,也不必然是美國很成功、有意義的外交動作。
劉必榮認為,中國搶先在美國民主峰會前發表“民主白皮書”、在民主峰會過程中推動尼加拉瓜對台斷交,並不是抗議民主峰會,而是保衛自己「東升西降」論述的正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