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邁上制度型開放新高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1-03 09:48:27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歲末年初,中國擴大開放再迎兩大利好——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顧陽評論文章介紹,利好之一,2021年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如期而至。經過“五連降”,清單中針對外資的特別管理措施已從第一版的190條,縮減至如今的全國清單31條、自貿區清單27條。清單“瘦身”幅度之大,讓很多外商投資者嘖嘖稱讚,也進一步彰顯了中國擴大開放的誠意和信心。

  利好之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儘管對於大多數市場主體來說,RCEP仍是個新事物,但它帶來的這個充滿著商機、經濟體量近全球三分之一的統一大市場,將為全球貿易格局重塑注入新動力。

  無論是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不斷完善、RCEP的正式生效,還是此前外商投資法的落地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加速推進,都表明中國正闊步走在制度型開放的道路上。一系列制度創新舉措的示範、實施,為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及新冠肺炎疫情後世界經濟復甦創造著更多機遇。

  文章表示,回顧4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中國積極推動商品和要素型開放,充分利用勞動力、土地等要素資源優勢,通過關稅減讓等優惠措施,大規模吸引外資或以加工貿易等方式參與全球產業化分工,逐步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

  文章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分工也隨之作出深刻調整,促進數量型開放向質量型開放升級勢在必行,特別是近年來外部形勢複雜多變,讓我們愈發強烈地感受到“以開放倒逼改革”的緊迫性。如果說過去中國的開放是“順勢而為”,那麼今天的開放則是中國“主動為之”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看,加快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已成為中國與世界經濟合作共贏的必然要求。

  自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制度型開放”以來,一系列制度型開放部署在各地各領域緊鑼密鼓地展開。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推動制度型開放”,強調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這不僅是中國應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有效舉措之一,也向市場釋放出中國對外開放透明可預期、更好對標國際規則的強烈信號。

  文章認為,制度型開放是未來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核心所在。越是強調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越要強化對外開放的制度設計,推動形成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規範透明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以增強對經濟發展的進一步預期。對此,“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了路線圖,即進一步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目前,除外資負面清單、RCEP等陸續落地生效外,中國還就加入更高層次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提出申請,以期在制度型開放上更進一步。需要指出的是,與傳統的商品和要素型開放相比,在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更多困難、更大阻礙,甚至考驗著決策方的定力和智慧,但我們堅信,無論外部環境怎麼變,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從而讓中國的繁榮發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