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評論員 黃池生)2022台海局勢依舊複雜嚴峻,不容樂觀,這是大陸方面的基本判斷,也是台灣各方面所擔心的。新年伊始,兩岸關係何去何從?讀一讀卜睿哲半年前出版的著作《艱難的抉擇》,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發。
卜睿哲曾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還曾任職於美國國會、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擔任過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四十年來持續關注東亞國際事務。1999年,李登輝拋出“特殊國與國關係”,時任AIT理事主席的卜睿哲奉命赴台傳達華府意旨,要求“煞車”。
卜睿哲所著《艱難的抉擇》主要探討台灣所面臨的廣泛問題與政策選擇,書中論述了台灣可以如何幫助自己,美國應該如何協助台灣,以及中國大陸幾十年來為統一所做的準備與努力。等等。書中所提的台灣需要做出的抉擇,包括:1,經濟vs.安全,如何兩全?2,恐債留子孫,增稅有必要?3,台美深化,不能太樂觀?4,台式民主,有進步空間?等等。
此外,散布於書中有一些重要觀點,如:
--儘管有些島內人士幻想被承認為國家,但目前國際上並沒有一個叫“台灣”的國家。
--台灣“去中國化”是打錯了牌。台海衝突不是“鄰國”之爭,並非一國可能奪取另一個受到國際認可的國家的領土。
--台灣的“民主化”造成中美兩難困境。台灣民眾有了言論和集會自由後,突破了以前台灣未來定位的禁忌,可以談論任何政治敏感話題。
--美國在規劃政策時,不能忽略台灣利益;台灣當局自身也應謹言慎行,不要一廂情願地誤以為中美爭鬥對己有利。
--台灣安全觀建立在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最重要的假設是“美國會在中國大陸對台動武時出手干預”。事實上,中國大陸動武、美國出手都是一種假設,即使中國大陸動武是真的,美國會不會出手仍是最大變數。
--即使中國大陸沒有確定統一時間表,也不能假設它會無休止地等下去;島內近一半的民眾相信兩岸很可能統一,所以台灣領導人最好別太過自信。
--從目前的現狀看,中國大陸已越來越明確要以武力逼台接受統一。北京目標堅定,手段靈活,這種做法讓台灣陷入空前的兩難境地。
--“台獨”不符合美國長期利益。對華盛頓而言,推動“台獨”會防礙美國在東亞和平與安全方面的長期利益。“台獨”基本教義派至今仍完全無視中國大陸的威脅,對美國信心十足,這是十分危險的。
--島內民眾愈來愈傾向於脫離大陸,同時遠比美國人自己還相信“美國一定會來救台灣”。這中間就有巨大的、可能致命性的落差。
--台灣應重新定義“一國”和民族認同,承認兩岸同屬於“中國人”,認真解決政治問題,而非在政治象徵上爭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