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樁,到如今順利完成“相約北京”國際測試賽,“冰絲帶”規劃中的匠心、建設中的創新,為“雙奧之城”增添新的色彩——場館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環保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在冬奧會歷史上尚屬首次;這塊亞洲面積最大的人工冰面,賽後將對大眾開放。“相信‘冰絲帶’未來會成為美好生活的一個新標誌。”國家速滑館場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滿懷信心與期待。
籌辦工作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藍圖已成為現實。12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並全面具備辦賽條件;3個冬奧村、主媒體中心等非競賽場館已交付使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獎牌“同心”發布,講述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承載奮鬥、寫滿期待的一塊塊冬奧“拼圖”,共同築就冰雪夢、冬奧夢。
從2021年10月5日到12月底,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的8個競賽場館,陸續舉辦了10項國際賽事、3個國際訓練周和兩項國內測試活動。來自境外的2000餘名運動員、隨隊官員和工作人員參賽。從疫情防控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到完全對標賽時運轉標準,“全要素測試”精益求精,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如期、安全、順利舉辦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從參賽運動員和各奧委會得到的反響都很好,對場館設施和賽事測試質量都感到滿意。”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如此評價。冬奧籌辦工作也收獲了各國際冬季單項體育組織的好評。國際雪橇聯合會主席埃納斯·弗格力斯稱讚延慶賽區的雪車雪橇賽道,“對於所有雪橇選手都是一件很好的禮物。”國際冰球聯合會副主席奧摩卡諾夫考察了北京冬奧冰球比賽舉辦地——五棵鬆體育中心和國家體育館後表示,“測試活動的效果很好。賽事舉辦時,相信一切都將處於最好的狀態。”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挑戰,但冬奧籌辦工作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京張大地湧動著爭分奪秒、全力衝刺的奮鬥熱潮。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三方於2021年10月和12月共同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手册》第一版和第二版,在相關各方經過充分協商和廣泛討論的基礎上,為冬奧相關人員提供防疫方面的指導,便於他們做好來華參賽的準備。
“我們相信這些應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風險,既保證運動員和所有涉奧人員安全、便利地參加訓練、比賽和工作,也能保護中國民眾的健康安全。”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