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質升級。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廣泛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深化拓展消費幫扶。持續做好有組織勞務輸出工作。統籌用好公益崗位,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就業援助。二是增強基礎。在脫貧地區重點建設一批區域性和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吸納更多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業。三是幫扶常態化。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實行分層分類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堅持開發式幫扶,幫助其提高內生發展能力,發展產業、參與就業,依靠雙手勤勞致富。對脫貧人口中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群,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為基礎,按規定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並按困難類型及時給予專項救助、臨時救助。四是強化監督。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過渡期內,抓緊出台各項政策完善優化的具體實施辦法,確保工作不留空當、政策不留空白。五是制度建設。將脫貧攻堅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推動、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協作幫扶、考核督導等工作機制,根據實際需要運用到推進鄉村振興上。六是接續支持。加大對脫貧重點縣鄉村振興支持力度。集中支持西部地區脫貧縣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各地自主選擇脫貧重點幫扶縣。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推進
文章認為,牢牢守住兩條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更為重要。自1978年啟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對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牢牢守住兩條底線,一個關鍵是要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守住兩條底線。
為此,就要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上,深入推進農村改革重點任務,推進農村現代化,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確保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鄉村發展活力充分激發,鄉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農村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重點是要抓好鄉村建設,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以及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抓好鄉村建設。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立足現有村莊基礎,從規劃到基礎設施,再到人居環境,機制建立,全過程推進鄉村建設。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的現代生活條件。抓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從規劃到基礎設施,再到人居環境,機制建立,全過程推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總體上建立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並軌。抓好鄉村治理現代化。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台載體,強化鄉村振興要素保障,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維護好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