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認識到,通過貿易形成的經濟安全比通過軍事優勢建立的經濟安全更持久。因此,通過加強與美國的許多傳統盟友的經濟關係,中國巧妙掌控了與東盟的關係。
越南在河內的新地鐵系統是中國製造的。印度尼西亞被華盛頓視為重要盟友,但去年兩國簽署協議,推動在貿易協議中使用各自的貨幣,從而遏制了對美元的依賴。
中國在成為國際市場主要參與者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RCEP等自由貿易協議幫助中國打入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美國在開展外交,中國則在利用基礎設施投資協議執行自己的計劃。
東盟在2020年超過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農業和製造業到數字和綠色經濟,東盟在許多領域吸引中國的直接投資。東盟與中國之間的投資現在超過3100億美元。2020年的貿易總額增至6852.8億美元,而美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停留在3622億美元。
即便說到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所謂“四方安全對話”,中國也與美國之外的所有成員國有著牢固的貿易關係。2020年,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414億美元,約占其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超過了美國。
我們不能脫離北京的經濟政策來看待它的外交戰略。中國通過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協議(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援助和對外投資吸引“印太地區”的國家。
美國還在努力追趕,正在打造全面的所謂“印太框架”,以加強在貿易和數字經濟、彈性供應鏈、脫碳、基礎設施和其他有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由於美國國內分歧不斷,而這些分歧經常影響到貿易和外交政策,所以要讓美國與一個不需要在國內迎合任何既得利益集團、在政治領導權或者政策連貫性方面沒有任何不確定性的對手較量,需要的不光是外交接觸和口頭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