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此次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體現了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在國新辦18日舉行的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1月17日,MLF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降息”引發了較多關注。孫國峰表示,MLF和逆回購利率下調,將通過LPR傳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支持國債和地方債發行,穩定經濟大盤。
2022年,在“穩”的基調之下,貨幣政策如何靠前發力,體現“進”的意義?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穩”本身就是最大的“進”。
“在經濟下行壓力得到根本緩解之前,‘進’要服務於‘穩’,不利於‘穩’的政策不出台,有利於‘穩’的政策多出台,做到以‘進’促‘穩’。”劉國強表示,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二是精准發力,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項目,做有效的加法,優化經濟結構;三是靠前發力,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在近期“降息”之後,市場關注下一步是否還有降息或降准的空間。對此,劉國強表示,人民銀行已分別於2021年7月與12月全面降准各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2.2萬億元,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降准之後,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無論是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我們歷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應該說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了。”劉國強說,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