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以數字技術為支撐、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興起,正在成為重塑各國經濟競爭力和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數字經濟”,這為中國在新發展階段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文章表示,近年來,以數字技術為支撐、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興起,正在成為重塑各國經濟競爭力和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世界主要國家競相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重要抓手,紛紛制定出台戰略和規劃,加快構建國家競爭新優勢,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十四五”時期推動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領。
把握發展形勢
文章介紹,“十三五”時期,中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全球領先,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4G網絡,5G網絡建設和應用加速推進。數字產業化取得顯著進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新興數字產業異軍突起。產業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服務業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製造業和農業數字化轉型取得突破。新業態新模式日新月異,移動支付、視頻直播、遠程會議、智慧物流等競相發展。同時也要看到,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不同行業、區域、群體間“數字鴻溝”尚未彌合,數據資源價值潛力有待釋放,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亟待完善,迫切需要補齊短板弱項,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滲透,引發生產生活方式和產業生態的革命性變革。中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範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構築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也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規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數字經濟的決策部署,聚焦制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問題和挑戰,科學把握國內外新形勢和新任務,按照前瞻性布局要求,凝練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為“十四五”時期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藍圖。
明確總體目標
文章分析,《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緊密結合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總體要求,明確“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強調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中國數字經濟。《規劃》提出要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堅持應用牽引、數據賦能,堅持公平競爭、安全有序,堅持系統推進、協同高效,從科技創新、發展路徑、治理體系、體制機制等方面明確“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總體目標方面,《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中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到2035年,數字經濟邁向繁榮成熟期,力爭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產業體系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在分項目標方面,《規劃》圍繞數據要素市場、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產業化、數字化公共服務、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等5個方面分別明確了2025年的發展目標,包括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8億戶、千兆寬帶用戶數達到6000萬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達到14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普及率達到45%、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7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46萬億元、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戶規模達到8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