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發揮產權激勵的財富效應。“隱形冠軍”企業的培育發展,除了要在全社會營造包容失敗、鼓勵創新的文化和氛圍外,還要解決讓生產企業靜下心來長期專注於細分領域的動機問題。這就需要開展產權激勵,通過財富效應的發揮,引導企業避開外向型、粗放型發展模式,專注、低調、克制、創新地使自己保持在同行業前列並獲得合理的壟斷收益,激發“十年磨一劍”的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要素再配置強化運行協同
文章認為,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需要暢通鏈條運行。暢通運行指的是鏈條上的供應關係和結構能夠根據市場信號靈活、高效地做出反應,不存在某些環節產能過剩或供應短缺等循環不暢的問題。因此,關鍵在於促進人才、資金、科技與產業的動態協同。
一是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一般來講,人才跟著產業走。在現有基礎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圍繞新材料、半導體、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強化人才集聚,並布局相關職業教育平台。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工業互聯網,不斷豐富應用場景,促進人才快速成長。聚焦產業鏈打造多層次人才梯隊,重點是加強人才政策落地,壯大“腰部”適用人才隊伍,優化分配結構,逐步提升其薪酬待遇。
二是圍繞產業鏈優化資金鏈。發揮政府財政各類專項資金、產業投資基金的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提升資金投資、使用效能。在產業鏈關鍵細分領域設立專項資金,分類制訂企業篩選標準,合理設定績效考核指標,除了積極支持頭部企業,還要兼顧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優化資金扶持機制設計,鼓勵頭部企業與中小企業形成緊密協作。產業投資基金的創新和產業發展目標應優先於投資的金融和投機目標,要加強產業鏈全景式深度研究,適當強化天使輪投資。發展科技金融和供應鏈金融,調整金融和產業部門間利潤分配,使資金鏈更好地服務產業鏈。
三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制度創新,如政產學研互派人員掛職,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鼓勵企業通過定制資助或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研發等方式更早地介入創新過程。鼓勵企業通過技術購買、建立離岸研發中心等嵌入全球創新鏈,同時規避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鼓勵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熟練有效利用知識產權國際公約、WTO知識產權爭端解決機制等法律武器開展談判和訴訟,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