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59元防疫險,居家隔離1天能領200元,一杯奶茶錢保障一年!”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所謂隔離險,這類產品價格低、購買方便,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收獲了一大波流量。
不過,隨著有消費者吐槽並非“隔離就能理賠”,隔離險“買易賠難”的聲音漸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某投訴平台上搜索“隔離險”發現,消費者對於“觸發”理賠條件與保險公司的認定存在偏差的情形較為普遍。
隔離險是噱頭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業內普遍認為隔離險是有一定的保障需求存在。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險企在設計產品的初衷是尊重和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權益,“隔離險”險種和責任都比較新,且各家產品的保險責任、保障範圍、保障期限各不相同,投保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真實需求進行投保。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認為,作為獲客產品,隔離險意在拉近保險公司與客戶的距離,一些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運營上未能做到專業化、精細化,如未對隔離常見問題作出清晰、明確規定,就容易引發保險理賠糾紛,對公司品牌甚至行業形象造成損害,實為得不償失。
隔離險:實為意外險附加隔離責任
早在2020年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就曾表示,為防止侵害消費者權益,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專屬新冠肺炎保險此類單一責任產品,防止出現以疫情為營銷噱頭炒作保險產品。那麼“隔離險”到底是什麼?
市面上常見的的“隔離險”往往都是一年期以內的意外險。新冠疫情暴發後,很多保險公司順應市場變化及客戶需求,在承擔意外責任的同時,擴展承保新冠病毒導致的保險事故,其中也包括了因新冠肺炎防控政策而強制隔離的津貼,故被消費者俗稱有此類保障責任的險種為“隔離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