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2日,演員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彩排表演中。 |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美國去年12月宣布,它不會派外交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會。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隨後效仿。
阿聯酋《海灣新聞報》網站1月20日發表一篇文章稱,美國利用所謂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來向中國施壓的戰略,未來可能被證明代價高昂。
美國官方的說法是,美國外交官不會參加這次冬奧會。只要想想美國曾參加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這一點,就很容易駁斥這種說法。
讓我們清楚一點:欣欣向榮的中國經濟是拯救全球經濟使其免於全面崩潰的最後一道防綫,而這種崩潰恰恰是美國經濟嚴重管理不善和美國大型銀行機構胡作非為的結果。
斯蒂芬•金(英國經濟學家——本網注)2015年8月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說:“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有一個國家比其他所有國家承擔了更多支持全球經濟增長的‘重擔’。那個國家就是中國。”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經濟強國,并日益在世界舞台上取代美國及其盟友。
美國急於擺脫經濟困境,所以一直在對中國發動經濟戰爭。
然而,僅僅為了讓華盛頓維持其全球統治地位,就要強迫一個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在自身經濟增長問題上做出妥協,這談何容易,而且也是完全不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