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日,在西寧熊貓館,大熊貓“奇果”準備品嘗節日大餐。2022年元旦,在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的西寧熊貓館,飼養員用胡蘿蔔、蘋果、竹子等食材,為館裡的4只大熊貓準備了豐盛的節日大餐。不少遊客也在當天來到西寧熊貓館參觀,歡度元旦。(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西寧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來,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西寧市以作風建設、產業培育、理念更新等為“十四五”開局起步,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取得近十年頗為亮眼的發展業績,帶來系列新變化,令人對這座長期知名度不甚高的西陲邊城刮目相看。
新氣象新面貌的背後,以作風建設為抓手,“拼搏趕超”正成為高原古城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蝶變密碼。
發展之變
入冬後,西寧天氣幹冷、寒風刺骨。走進西寧市甘河工業園,中複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連峰哈著白氣,穿梭在建設工地。最低氣溫零下10℃-零下20℃,冬季室外澆築的混凝土到夏季極易開裂,土建工程無法順利開展,他們就調整工序先搭建鋼構,調試設備,爭取盡早投產。
這家企業生產被譽為“黑黃金”的碳纖維,直徑不足頭髮絲的十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7倍,大量應用於航空航天、風力發電等領域,市場上長期供不應求。四個月前,年產1.1萬噸碳纖維的基地一期項目投產後,二期項目接續開建。
“從開建到投產,國內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建設一般需3至5年。我們這兒每周都有幹部來了解進度解決難題,這種‘水乳交融’狀態,讓西寧基地建設周期縮短至1年半。”連峰說,二期項目今年底投產後,西寧碳纖維年產能將達2.5萬噸,占全國“半壁江山”。
西寧城區平均海拔超過2200米,地勢東西狹長,南北兩山對峙。長期以來,高寒的惡劣氣候條件,有限的國土發展空間,重要的生態保護職能,導致西寧部分幹部一度缺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