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3日報道,在分隔中國與俄羅斯的黑龍江上,一座鋼鐵大橋隨時準備通車。大橋的完工表明北京與莫斯科正變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親密。
據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自2013年以來已經舉行了37次會晤。在上個月的視頻會晤中,普京表示將出席2月在北京舉行的冬奧會。
報道認為,由於對西方國家的共同不信任而團結起來的中國和俄羅斯也一直在尋找新的途徑來深化它們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對抗來自西方的壓力。
報道注意到,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俄貿易額增長35.8%,達到創紀錄的1468.8億美元。
報道指出,中國自2010年以來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俄羅斯商品的最大買家,2020年購買了俄羅斯出口商品的14%,包括礦物燃料。
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的副教授阿爾喬姆·盧金說,兩國的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將繼續增加。
報道援引中國學者的話說:“中俄貿易本質上包含戰略互助,擁有戰略互信。俄羅斯相信中國不會利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作為對付它的武器。”
報道表示,自冷戰時期以來,地緣政治就一直在北京與莫斯科的經濟合作中發揮著作用。隨著兩國與美國的對抗加深,中俄領導人多次承諾在數據安全、網絡空間、北極和基礎設施等新興領域開展合作。與此同時,北京和莫斯科正尋求在雙邊支付中增加本國貨幣的使用,以削弱美元的影響力並減少華盛頓實施的制裁的影響。
專家認為:“美國和歐洲能夠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但美俄間的結構性矛盾使得它們永遠不可能成為兄弟。而且由於來自美國的共同壓力以及漫長的邊界和歷史經驗,中國和俄羅斯不大可能相互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