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網評:警惕搶票軟件背後的風險
來源:人民網 作者:鄒翔
今年春運大幕已正式開啟。40天的時間裡,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8億人次。與此同時,今年春運全路客運最大能力安排比2019年同期增長10%以上。全國鐵路也從1月10日零時起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經過這次調圖,全國鐵路客貨列車開行總量分別達到5231對、10606對。日益提升的客運能力、不斷優化的列車開行結構,讓人們的返鄉之路更為順暢。
由於春運期間客流量大,部分熱門路線和熱門日期的車票,也出現了“搶手”的現象。一些搶票軟件瞄准這一情況,推出花樣繁多的搶票“服務”。有的將搶票分為低速、快速、高速、極速等多個等級,對應不同的預估搶票成功率,收費依次升高;有的則設置普通用戶搶票和會員搶票等不同類型,購買會員需支付一定的費用,且會員也分為多個層級;還有的宣稱免費,卻要求用戶把軟件鏈接發到社交平台以完成“好友幫搶”“好友助力”等加速任務……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加速包”“助力包”,以及所謂的“優先購票”等噱頭,廣大乘客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和清醒的認識。
實際上,無論是哪款購票軟件,最終都需要在鐵路12306購票系統排隊。目前來看,多數搶票軟件的原理是利用技術手段不斷刷新餘票、提高需求提交的速度,從而提高搶到車票的概率。一些平台把搶票成功率和用戶等級、加速分級等相掛鈎,但規則和優先次序並不透明,所謂“預估搶票成功率”往往也缺乏足夠準確的依據。在無從辨別真假的情況下,消費者往往會被這樣的“成功率”誤導,認為加錢等於增加概率,進而被誘導持續付費。一旦花費高價卻沒搶到票,則會因為搶票軟件擁有解釋空間而難以維權。不僅如此,一些技術手段需要占用大量網絡資源,對12306平台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搶票軟件也擾亂了正常的購票秩序。
除了誘導消費、存在各種收費陷阱、部分車票無法在網上辦理退改簽等問題,還值得警惕的是,搶票軟件存在個人隱私的洩露風險。多數搶票軟件需要旅客提供個人身份和12306購票賬號、密碼等信息,有的還要求用戶上傳身份證照片。一旦因為軟件平台管理不善出現信息洩露,或被黑客竊取,這些個人信息就有可能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用於某些商業行為,甚至成為網絡詐騙等活動的“突破口”,最終讓用戶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