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中國製造業發展步入爬坡過坎的攻堅階段。 |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中國製造業規模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驅動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室主任、研究員葉振宇文章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均出現了下降態勢。製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28.07%下降至2020年的26.29%;2013年至2018年,製造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不含農業)的比重下降了7.83個百分點。當前,中國製造業發展步入爬坡過坎的攻堅階段。“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製造業的基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正確認識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下降態勢、找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製造業比重下降是全球性現象
文章介紹,發達國家在經歷了完整的工業化過程後,會出現製造業從業人員比重持續下降的現象,也可能出現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的情況,這被稱為“去工業化”。製造業比重下降是一個全球性現象,雖然學術界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已有較長時間,但卻存在不同判斷。一種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發達國家“去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合理的,而很多發展中國家過早“去工業化”則是不合理的。
製造業是國家創新的主要載體和國家安全的保障部門,能夠吸納各種技能人員就業。一些發達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並沒有對“去工業化”現象過於擔憂,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即使出現了製造業從業人員規模和比重都下降的現象,製造業增加值比重仍然保持相對穩定甚至略有上升,這說明這些國家的製造業就業變化主要是由生產率進步引起的。比如,1960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實際GDP的比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基本穩定,甚至在個別時間段還出現了上升的情況,但其製造業從業人員比重持續下降。製造業比重下降趨勢同樣發生在德國、日本等製造強國,1970年至2007年,德國和日本的製造業增加值占名義GDP的比重以及製造業從業人員占就業總數的比重均有下降。也有學者使用微觀數據深入分析了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帶來的結構性變化,發現這類國家的部分製造業企業轉到了銷售、研發設計等服務業,還有些企業即便留在製造業也是進入了高技術領域。
也有一些事實表明,一些發展中國家過早“去工業化”導致了本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比如,有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危機時期或者服務部門擴張時期都出現了明顯的“去工業化”現象,這與發達國家的情況不同,並不是一種有效的均衡結果。學術界對這種現象成因的研究沒有形成共識,因為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過早“去工業化”。現實地看,過早“去工業化”給一些發展中國家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不僅使其失去了製造業就業崗位、降低了工業品出口能力以及通過製造業獲得技術積累的機會,也讓這些國家的工業化路徑遭到阻滯。
雖然製造業比重下降是一個全球性現象,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下降具有顯著的國情特征,不能簡單地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也不宜過早地下結論,而應該深入分析和探討,找到更好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路徑。
中國的特征表現值得關注
文章稱,對於中國製造業比重持續下降的現象,學術界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一方面,中國出現的這些現象是否合理,至今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結論。有學者認為,如果一個國家製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0%以後,製造業在技術創新、產業帶動、出口擴張等方面能夠發揮強大的作用,而服務業效率提升能夠起到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那麼在這個階段出現的製造業比重下降就被視為成熟的“去工業化”。然而,中國的情況沒有得到深入討論。
對於中國製造業比重下降的原因也未形成共識。有觀點認為,“一哄而上”的產業升級衝動、要素成本上漲壓力和產能過剩的階段性影響是造成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也有學者從工業與服務業之間的關係來分析,認為中國服務業發展滯後是這些現象的重要誘因,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比較落後,從而導致服務業對製造業的帶動作用較弱。但這些觀點都難以全面地反映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