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農曆臘月二十八,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過年的日子。因提前一天,亦稱為“過趕年”。
龍山縣裡耶鎮,是土家族發源地之一,也是土家、苗、漢各族同胞的雜居地。
裡耶鎮西面的八面山,巍然屹立,白雪皚皚。半山腰半坡村有個叫“灣裡”的土家族山寨的彭姓人家,過的就是“趕年”。
中午12時,42歲的彭老補一家人,就忙個不停。
切菜是個功夫活,歸他自己;炒雞鴨魚肉,是個技術活,歸他老婆——苗族女子吳彬;洗菜是個細心活,歸他母親;從吉首回來的姐夫,負責在灶前燒火添柴……幾個小朋友,則在火鋪上看動畫片。
一家人,其樂融融。不時來串門的,都是寨子裡的大伯小叔或兄弟姊妹,互相講著“過鬧熱年”這種最簡單質樸的祝福祝願。
“過鬧熱年”,這句話在寨子裡說了幾百年。
然而,今年的“趕年”,對彭老補、對灣裡人家來說,卻添了不少新意。
彭老補家二層樓的全木房子,在寨子最前面,2021年新修的,煞是氣派,準備用來做民宿。
在村裡當村醫的吳彬,炒菜中途安好三腳架,把手機裝好,一邊炒一邊錄視頻。她準備發抖音,和微友們分享。
彭老補一邊切菜,一邊打開話匣子。
湘西州教育和體育局在村裡進行鄉村振興幫扶,為村民們安裝154盞太陽能感應燈。晚上在寨子裡串門,不再摸黑了,村民們紛紛點贊。
從外面回到寨子裡的灣裡人,標配是小車。在外當公家人的,回來開著私家小車;在外打工的,回來也開著私家小車。牌照掛得最多的,是湘U、湘A、浙B和蘇B——在外打工的,大多數在浙江寧波和江蘇蘇州。
來串門的彭老軍、張小英兩口子,接過話頭:“以前出門去打工,最讓人難受的是買不到火車票。現在好了,大多數人買了私家車,少數需要坐火車的也方便了,高鐵通到了州府吉首。”
彭老補、彭老軍等,你一句他一句地扯起談來:灣裡10多戶人家,曾幾何時過趕年,愁吃愁穿靠救濟糧的多,唉聲嘆氣沒好心情的多,經濟不寬裕導致婆媳關係不好的多;而現在,這些都不知不覺地沒有了。現在談的,怎樣創業的多,相互鼓勵的多,在州府吉首和龍山縣城買商品房的多。
現在最多的,是歡聲笑語!
彭華龍來了、彭俊華來了,吳家坡的吳國慶也來了。大家在聊天中,紛紛表示,在外打拼不是一輩子的事,錢攢到一定的時候,還得回到灣裡、回到半坡,趁八面山旅遊產業不斷成熟與紅火,把現在的臍橙園、南豐園等,改造成各種新品種水果,開辦采摘園,一年四季,從半溝到二岩,都有時鮮水果可供采摘,不發財都難!
在外當小包工頭的彭老軍,見識自然更多一些:“這是半坡村鄉村振興的結果。可是,鄉村振興的過程也很重要,比如修產業路這些都很重要,我舉雙手贊成。占田占地,只要為大家,我們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