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藝術講中國故事
“43秒!”陳婧瑋在工作日志上記錄了冰立方升起、降落的時間,各種精確到秒的數字,在她的日志上記得密密麻麻。
北京酒仙橋,黑弓Blackbow辦公區,一台台電腦前,是一雙雙專注的目光,過去的幾年,這家公司的200餘人投入進開幕式的數字內容製作中,不分晝夜。
王志鷗向我們展示了開幕式的數據量——開幕式所有環節做了共5800多秒、29萬幀數字內容,“鳥巢”地面即冰面分辨率為14880x7248,“鳥巢”竪屏即冰瀑分辨率為2560x7328,整個開幕式視覺效果數據量約等於15個IMAX的製作量。這在奧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王志鷗和眾多視效藝術家、機械工程師、程序員合力在開幕式現場創造了一個個視效奇觀。在五環環節,冰瀑上出現一滴中國水墨,這滴水墨就做了上百版,王志鷗說:“我們運用AI圖像算法,機器學習了大量中國傳統水墨畫,製作水墨紋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風格化的山水圖像。”他透露說,水墨幻化為黃河之水天上來,並不是簡單還原水流的效果,而是水紋中要透露出中國畫的感覺。
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這是王志鷗帶領團隊設計的三維數字裝置,實現了技術創新的五面裸眼3D效果。24道激光射向冰立方,在巨大的冰立方上雕刻歷史,從往屆冬奧會一直到北京冬奧會。王志鷗說,冰立方里,神來之筆描繪出各種冰雪運動,從第一筆開始一直到北京2022年冬奧,這些神來之筆正是由北京印刷學院水墨動畫專業的師生用水墨動畫一幀幀創作而成。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次以水墨風格呈現冬季遠動項目。
為了實現激光和光影互動,在內容製作上,視效團隊遇到不少挑戰。王志鷗透露,視效團隊做了兩萬多張效果圖,“我們開發了一套編程程序,能把每一秒的視頻信息變成點位信息,這樣激光就能圍繞五環進行轉動。”因為激光機器距離冰立方上百米,激光的調焦很難精准,從每天晚上十點開始到凌晨兩三點,技術人員都要一次一次地進行調試,直到點位精准。王志鷗說,隨著技術測試的深入,為保證機械設備在43秒內完成上升,冰立方的尺寸也進行了優化調整,最終將高度降低為10米,保證了最終的完美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