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了靈活的機械手,如何讓手與觸嗅感官有機結合,是接下來要面對的難題。機械手的材質為確保耐用性,較為堅硬,而觸摸這一動作,又需要“手”與物體有較高的貼合程度。為此,團隊選擇了矽基傳感器加柔性基底的形式,這類柔性傳感器具有柔韌、可自由彎曲且占據空間較小等特點。二者結合,安裝在剛性的機械手上後,機械手就像人體的骨骼肌肉與皮膚一樣,“剛柔並濟”,協作進行工作。
通過模擬測試 隨時可用於實戰
為了考驗機械手的實戰性能,科研人員與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合作,通過在一線消防救援單位的實地調研,由陶虎團隊搭建了模擬場景,還原了災害現場有人體被掩埋的環境。
劉孟瑋表示,模擬環境的測試已證明機械手具備實戰能力。一旦出現緊急災害,機械手即可投入救援。目前機械手已具備基礎的仿生和傳感器功能,團隊還將深化研究,通過進一步精進傳感器和算法,機械手的觸覺傳感器將可以敏銳地捕捉人體的脈搏,就如中醫中的把脈一樣,輕輕捏住被困人員的人體部位,就可以即時測量被困人員脈搏,進而判斷生命體征。此外,救援人員還可以將其安裝在智能機器人上,進行更複雜的救援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