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1月1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闡述法國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的政策立場,重申歐盟應實現戰略自主。
近年來,隨著歐洲周邊安全形勢不斷惡化,歐盟成員國堅信,唯有將戰略自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寧。
2017年,歐盟25個成員國簽訂了“永久結構性合作”框架性協議——各成員國可以圍繞需求自行組隊,合作攻關國防領域的重大武器裝備技術項目,進而強化自身軍事實力。
2021年11月,歐盟“永久結構性合作”框架下的項目清單進行了第4次修訂——新增14個合作項目,項目總數達到60個,遍及地面、海上、空中、太空和網絡空間等多個領域。盤點此次新增合作項目,特大型貨物的戰略空運項目和下一代小型無人機項目直指歐盟防務領域短板弱項。
一是戰略空運方面。缺少戰略運輸機,是長期困擾歐盟各成員國的棘手難題。2006年,北約提出戰略空運臨時解決方案項目,通過與俄羅斯、烏克蘭航空公司簽署協議,短暫獲取安-124“魯斯蘭”運輸機的支持。後來,歐盟部分成員國相繼引入空客公司研發的A400M運輸機,其最大載荷不過37噸、航程3300米,相比安-124“魯斯蘭”運輸機最大載荷120噸、航程4500米,A400M運輸機的重型運輸能力明顯不足。
此次新增的特大型貨物的戰略空運項目由德國牽頭,集聚捷克、法國、荷蘭和斯洛文尼亞等國聯合研發,目的是生產能夠滿足特大型、重型貨物運輸的戰略運輸機,進而滿足歐盟成員國戰略空運需要。
二是無人機研發方面。縱觀近年來多場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無人機身影頻現、大顯威力,逐漸成為戰場“新貴”。目前,歐盟各成員國大多數無人機都是從美國、以色列等國進口,下一代小型無人機項目的提出或許能夠實現對“進口貨”的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