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以色列不久前與德國正式簽訂協議,將斥資30億歐元從德國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購買3艘潛艇,其中第一艘潛艇將於9年內交付。有分析認為,這次軍購既是以色列實現裝備升級換代的重大步驟,也體現了其著眼地緣環境進行備戰的長遠戰略考量。
目前,以色列海軍的主力潛艇是德國生產的“海豚”級常規動力潛艇。該型潛艇不計航程的續航時間長達30天,攜載的巡航導彈射程達1500千米,可以配備常規彈頭或核彈頭,能對周邊敵對國家形成有效威懾。但以色列至少有3艘“海豚”級潛艇下水已超過20年,需要做好更新換代的準備。以色列此次從德國新購買的3艘潛艇是現有“海豚”級潛艇的升級版,定名為“達喀爾”級是為了紀念1968年在地中海海域失蹤的“達喀爾”號潛艇。“達喀爾”級潛艇採用先進的AIP推進系統,在水下不依賴空氣可繼續運轉柴油發電機,利用電力進行推進,具有潛航時靜音、低阻的優點。更關鍵的是,該型潛艇將配備可發射核導彈的垂直發射裝置,具有較強的第二次核打擊能力。
根據協議,德國還將在以色列建造潛艇培訓模擬器,並提供後勤支持和備件供應。此外,德國還同意按照原來的承諾為此次交易提供6億歐元補貼。這些優厚條件都是此次軍購能夠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
以色列這筆潛艇採購大單背後,還有著深層次的地緣戰略考量。以色列地域狹小、資源匱乏,陸上方向長期處在周邊國家的圍堵之中,地緣政治條件非常惡劣,歷史上多次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在地中海東岸的海岸線和港口,是以色列與歐美國家聯繫的重要通道。以開國總理本·古裡安曾說:“如同我們必須化沙漠為綠洲一樣,我們也必須征服海洋。”因此,以色列歷來重視加強海上武裝力量建設,以保護海洋方向安全。“達喀爾”級潛艇訂單若能順利交付,對以海軍戰略威懾和打擊能力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提升。
這項軍購也折射出以色列通過軍事技術優勢彌補地緣環境劣勢的戰略意圖。以色列歷經多次戰爭在中東站穩腳跟,領土面積也不斷擴張,使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國家不得不正視並接受其存在。2020年下半年,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實現了突破。不到4個月的時間,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相繼宣布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這無疑打破了阿拉伯國家長期堅持的“先巴以和平後阿以和平”基本共識和“以土地換和平”原則。這背後離不開美國的推動,但更主要還在於以色列強大軍事實力的支撐。
嘗到甜頭的以色列也因此進一步加大軍隊建設力度,在軍購方面更是接連豪擲重金。僅去年,以色列與美國的兩次軍購額度就達數十億美元。2021年5月,巴以交火之際,美國政府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價值7.35億美元的精確制導武器。2021年12月31日,以色列與美國簽署了購買12架CH-53K直升機和2架KC-46加油機的協議,總價值約31億美元。此次從德國購買具有二次核打擊能力的潛艇,既可幫助以色列應對來自敵對國家的核威脅,也有助於其保持和擴大在中東的軍事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