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原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出版著作《台南遇襲記》,並在自序中提到,作為一個從事了20多年對台工作的工作人員,又是當年那個事件的當事人,把這件事忠實地記錄下來,作為兩岸交流史中的一頁,讓後人知道,兩岸關係發展之路是怎樣克服困難、歷經艱險走過來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他責無旁貸;否則時過境遷,沒有立此存照,別人無可替代,畢竟是個缺憾。
2008年10月21日,在台灣台南發生震驚兩岸乃至國際輿論的襲擊事件,時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受邀赴台訪問的張銘清走訪台南孔廟時,突然遭到綠營支持民眾包圍,混亂中被推倒在地,停在大門口接待座車也遭人阻攔、跳上車頂踩跳。
台南襲擊事件已過去13年多,兩岸關係又走過了13個年頭。如張銘清所言,1949年以後的兩岸關係歷經風風雨雨,跌宕起伏,波詭雲譎,成為海峽兩岸中國人的一塊心病。這既是無可奈何的事實,也是中華民族的不幸。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如同中國歷史上過往的分分合合一樣,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這不過是大江東去騰起的一個稍縱即逝的浪花。
張銘清從個人遭遇看到歷史大勢,有感慨更有感悟,掩卷沉思,長舒一口氣。張銘清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既然是歷史長河中浪花中的一朵,就有責任,有義務,為歷史的長河奔騰略盡綿薄。
“一撲能匡兩岸功,有容乃大是張公。至剛至柔斯人傑,竪子黔強技已窮。”台灣嶺南畫派的領軍人物,書畫大家歐豪年先生贈給張銘清的一幅墨寶,推祟張銘清從事數十年對台工作的貢獻,也看低那幫作惡的小丑。歐豪年先生的墨寶詩句,對張銘清是最好的肯定。
當年作惡的那幫小丑有些還活躍在台灣政治舞台,繼續為害兩岸關係。然而,歷史的發展大勢不是這幫人所能阻擋,時與勢在大陸那邊。大陸早有明言,對“台獨”頑固分子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嚴懲,依法終身追責。張銘清著作《台南遇襲記》,兩岸也都沒有忘記那起襲擊事件,算總帳的日子總會到來,作惡者逃不掉受正義審判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