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安義縣,已經建成5個這樣的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數字化發展助力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安義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熊林橋介紹,目前全縣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65%,主要農業生產基地全部開展水肥一體化建設,利用物聯網精准灌溉的面積達到3萬餘畝。
當前,我國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傑長說,應著力提升農村新基建速度,在農村地區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設施,實現數字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同時,也要推進智慧水利、智慧農業、智慧物流建設,築牢數字鄉村的發展基礎。
數據資源一張圖,村民“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
走進吉林省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這裡不僅有寬闊的幸福廣場、筆直的柏油路,還有一塊醒目的村務數據大屏。“居民信息、網格管理、農業信息、外出務工等數據都能顯示在大屏幕上,打造了農業農村數據資源的一張圖。”陳家店村黨支部書記付升學介紹。
去年,農安縣啟動數字鄉村振興服務平台建設,為農村提供數字化政務、教育、醫療、生產、就業等服務,拓展應用,實現治安防控,陳家店村成了試點村。
“現在看病方便多了,屏幕一開,大醫院的醫生現場給咱看。”65歲的村民張廣成高興地說。老人常年高血壓,兒女們在外打工,自己又行動不便,過去最發愁進城看病。自從數字鄉村振興服務平台建起後,張廣成身體一有不舒服,就到村衛生室,通過遠程醫療設備檢測血壓血糖,還能視頻連線問診、線上購藥,讓老人少了一塊“心病”。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縣域政務服務在線辦事率66.4%,縣級農業農村信息化管理服務機構覆蓋率78.0%,“雪亮工程”行政村覆蓋率為77.0%。專家表示,以家用電視屏和個人手機屏為終端,數字鄉村平台將服務和信息精准下發到戶,將教育、醫療、農技等優質資源下沉到村,有效促進了日常信息交互,不僅讓村民“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還提升了基層治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