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近期發達經濟體通脹壓力持續加大讓全球供應鏈受到密切關注。雖然多方看好供應鏈修復前景,但由於疫情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的衝擊仍然較大,認為當前全球供應鏈瓶頸緩解,此種樂觀恐怕為時尚早。
2月1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表示,全球貿易瓶頸主要是需求激增的結果,需求的結構性轉變受到積極、快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才導致許多人多次提到供應鏈中斷。庫普曼認為,“未來幾個月內壓力可能緩解”。他同時表示,這個判斷的前提是“不會出現新的地緣政治或健康衛生方面的衝擊”。
類似的樂觀看法並不鮮見。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公司日前在分析英國經濟數據時表示,供應鏈受限繼續阻礙增長,“但有跡象表明這一問題已經過了最高峰”。美國供應管理學會近期調查顯示,美國的勞動力供給和供應商交貨情況連續第三個月改善。與此同時,歐洲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反映出近期供應鏈壓力有所緩解。
疫情暴發後,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經濟體迅速出台超寬鬆政策,尤其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短時間內將需求迅速放大,試圖以“需求拉動復甦”。然而事態走向與施策者的劇本並不一致,企業的生產能力跟不上暴增的需求,多年來遺留的製造業衰落、基礎設施老化、勞動力素質退化乃至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等問題集中爆發,勞動力供應在補貼和疫情的雙重原因下變得極為短缺,這些因素叠加淤積形成了供應鏈瓶頸。
如今,美聯儲縮減購債計劃進程行將結束,加息的“調門”一日高過一日,歐元區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政策也因此即將或已經發生變動。需求端因政策擴張而起,政策收縮同樣會對需求端產生影響,這是庫普曼判斷供應鏈瓶頸緩解的關鍵因素。
然而,絕不能忽視庫普曼作出判斷的前提。“新的地緣政治或健康衛生方面的衝擊”並不是小概率事件,認為當前全球供應鏈瓶頸緩解恐怕還過於樂觀,真正緩解有待時日。
2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德國出席第58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表示,一些國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結束,這種想法是“危險的”。譚德塞說,目前全球每周約7萬人死於新冠病毒,非洲國家尚未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口高達83%,該地區衛生系統不堪重負、幾近崩潰,“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傳染性更強、更危險的變種。”一旦譚德塞的警告變為現實,將威脅原本就很脆弱的經濟復甦,超寬鬆政策的收縮節奏也勢必受影響,這並不利於供應鏈的修復。
烏克蘭局勢走向成為另一變數。公開表態中,俄羅斯、歐盟甚至美國方面都支持新明斯克協議,但美方近期不斷推高緊張,製造恐慌,甚至渲染戰爭,導致地區局勢撲朔迷離。有數據顯示,俄羅斯在主要資源品(如能源和部分農產品)的全球供應中占比不小,2021年俄羅斯出口歐洲油氣貿易量占全球出口至歐洲貿易量的29%和36%。如果局勢持續惡化,即便不發生大規模衝突,也會對供應鏈修復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此外,西方一些媒體對中國“動態清零”政策的態度變化,也反映出供應鏈的真實狀況。今年2月以來,彭博社一改此前對中國“動態清零”疫情防控政策的非議,突然開始討論“世界為什麼需要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其中談到,“如果中國放棄‘(動態)清零’……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進而推高通脹”。這不僅印證了中方的疫情防控舉措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也反映出美方通脹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短期內修復供應鏈的巨大難度。畢竟,讓人轉變態度的往往不是觀點,而是鐵一般的事實。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