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城市化為中國生態改善作出正面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10:59:38


 

  王克林團隊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法國環境與氣候科學實驗室、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合作,利用中國近20年的多源長時間序列衛星遙感數據、近30年的人口普查統計數據以及基於移動大數據的手機站點記錄數據,探究了中國城市化和人口遷移的時空特征,量化了不同程度城市化及城鄉人口遷移與流動下的植被地上生物量碳變化。

  農民變市民後農村“綠點”增多

  城市化具體是如何影響生態環境的?研究團隊發現,2000年至2020年間,中國城市化面積增加了約1倍,約60%地區的人口密度降低。2002年至2010年,中國快速城市化導致了約2000萬噸的初始植被地上碳損失,但在隨後的2010年至2019年間,城市化區域的植被地上碳儲量增加了3000萬噸,抵消了城市化初期導致的碳損失。這與近些年來的城市綠化有關,不少城市通過造林、增加城市綠地、建設社區公園等方式增加了建成區的植被碳儲量。

  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2002年至2019年,中國農村地區人口每年減少約1400萬人,植被恢復固碳隨農村人口壓力的減弱而增加,同期城市化導致耕地減少4%,表明農村人口壓力緩解促進了區域植被恢復固碳。

  岳躍民表示,團隊進一步以中國“變綠”的熱點區——西南喀斯特區為例,利用春節期間的手機定位大數據,實時量化了大規模城鄉人口流動的時空差異,發現隨著農村外出流動人口比例的增加,植被地上生物量碳密度的增加趨勢顯著,這進一步驗證了農村人口壓力減小越明顯的地區植被恢復固碳越顯著。

  “我們發現那些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的新市民,生活的城市離家鄉越遠,對家鄉生態恢復的貢獻越大,因為他們回家的頻次很低,一般是一年1~2次;那些離家鄉較近的新市民對家鄉生態恢復的貢獻較低,因為他們回家的頻率高,有些人可能還兼顧了家裡的一些農活,使得農田的生態恢復驅動力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岳躍民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