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據中國網報道,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開啟的七日訪華之旅,為中美建交打開大門,並重塑冷戰時期的國際格局。當年2月28日,中美簽署《上海公報》確定的一個中國與和平共處等原則,一起構成中美關係正常化和兩國建交的政治基礎。然而,50年後中美關係卻由於美方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並推行一系列反華遏華政策而持續在谷底徘徊。
美國保守派在冷戰思維驅動下,甚至考慮打“台灣牌”遏制中國發展。因此,在50年後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審視當年兩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與決斷,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謀求新的出路。
回顧50年前兩國簽署的《上海公報》,求同存異的共識是雙方能夠放下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差異,攜手謀求共同利益的根本原因。毋庸諱言,由於歷史文化不同、政治制度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的存在,中美很難也不必在所有問題上達成一致。然而,過去半個世紀中美關係發展史顯示,兩國關係長期以來就是求同存異、競爭與合作並存。如果片面強調雙方的差異性和競爭性,只會導致戰略衝突的惡果。
上世紀80年代初,兩國擱置意識形態分歧,中國積極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而美國成為中國開放政策的受益者,通過投資中國市場實現經貿上的互利共贏。本世紀初,中美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一致,不僅為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鋪平道路,也為世界經濟增長增加新的引擎。事實證明,50年來中美通過擱置爭議、求同存異、謀求合作共贏,實際上走出一條對兩國人民、對全世界都有利的發展道路。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突出中美意識形態差異,片面誇大中國對美形成的威脅與挑戰,其結果是中美關係跌入谷底。
《上海公報》之所以成為中美關係正常化和兩國建交的政治基礎,還在於它所確定的一個中國原則,以及兩國對於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等原則的認同。毫無疑問,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也是兩國之間最大的火藥桶。 |